变为司法官
2,军事长官的命令成为法律3,兵器变为刑具禹刑:《左传昭公六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是一部习惯法的汇编,是一部法典可能是夏朝法律的总称,以禹为名表示对夏族杰出祖先和开国之君禹的怀念和崇敬。刑法与罚,以用暴力镇压的肉刑为基本内容。禹刑(肉刑、五刑):1,墨刺字2,劓割鼻3,髌(膑)去膝盖骨刑刖刑(砍脚)4,宫毁坏生殖机能5,大辟死刑,多为杀头幽闭于宫中:用重力撞击女性下腹部至子宫下垂,无法生育后代。汤刑:《左传昭公六年》:“商有乱政,而作汤刑”,是商代法律的总称。
GaoTia
xia
g
第1页
2022426
f王立民版《中国法制史》课堂笔记
夏商的罪罚原则:1,罪及本人原则,刑不株连;2,疑罪从轻原则;3,不杀无辜原则;4,过失减轻原则。
夏商罪名:1,不孝不友罪:“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2,不从王命罪3,危害社会罪4,杀人罪:“杀人为贼”;“窃货曰盗,害良曰贼”5,不事农业罪6,弃灰于公道罪
夏商的司法审判:1,法官:a王是奴隶制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同时又是最高军事首领和裁判最重大纠纷的司法审判官;b专职法官,最早的专职法官是皋陶;
2,审判:a天罚,即奉天罪罚b神判,即神明裁判,种权法思想产物
〉无视人的力量;滥刑
3,监狱(强制劳动改造的地方):a圜土,关未决犯,类似于现代的看守所;b夏朝夏台、商朝(you)里属于特别监狱。
ch2西周法律制度(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0年)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以诸侯国一分天下,以礼调节各方面的社会关系,确立了古代法的公开不平等性,为封建社会的法律制度奠定了基础,思想上“敬天保民,以德配天”,主张明德慎罚,以弥补夏商的“天
罚神判”的缺陷,把道德规范具体化,认为君主是一切完美的典型。
西周立法:1,《九刑》a是一部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成文刑书;b《左传昭公六年》“周有乱政,而作九刑”;c九刑墨、劓、刖、宫、大辟五刑(奴隶制五刑);流(流放做苦役)、赎(用铜释刑)、鞭(鞭打)、
扑(用竹竿抽)四刑。
2,周礼,即周公治礼,是习惯法的规范化,共五礼a吉礼(祭祀礼节)b凶礼(悼念、慰问礼节)c宾礼(朝聘会同、接见诸侯礼节)d军礼(征伐礼节)e嘉礼(饮宴婚冠、吉庆活动礼节)
3,《吕刑》a制定背景:周穆王时财政空虚,阶级矛盾尖锐,为稳定政局,增加财源,司寇吕侯受命制刑;b内容:是规定刑罚的种类及适用刑罚的原则,并试图通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