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王立民版《中国法制史》课堂笔记
王立民版《中国法制史》课堂笔记
(网络资料,仅供参考)
中国法制史一、中法史绪论法学专业:1,基础法学1)法理学;2)法律史学a中外法律制度史b中外法律思想史
2,部门法学研究对象:中国历史上法律制度产生、发展、沿革的特点及其规律。大法制观点:日本汉学界着力于研究各历史阶段法制发展的个性特点、制度史。小法制观点:中国法制史学界注重于传统法制演变的共性特征研究,并于1999年出版了《中国法制通史》十卷本。学习目的:了解封建法,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服务。封建法:1,中华法系地位上同印度法系、伊斯兰法系、罗马法系、英美法系同属于五大法系;
2,近代法比较封建法是一部民主与法治同专制与人治不断斗争的历史;3,封建法君权至高,重刑轻民,道德法律化,以特权法与家族法为封建刑法两大特征,以行政干预司法为封建司法的特征;
所以社会主义法制只可能倒退到封建法4,应从历史角度客观地对当时的法律制度进行实事求是的批判,同时应看到封建法律中的某些原则至今仍可借鉴。中法史阶段:1,上古:夏、商、西周、春秋、战国
2,中古:秦一统天下至1840年鸦片战争的大一统的封建中央集权制时期3,近代:1840年至1949年间,晚清、南京临时政府、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以及人民民主政权中法史分类:1,地方法制史eg中国第一部地方法制史《上海法制史》2,少数民族区域法制史eg《西藏法制史》3,新中国法制史中法史研究结果:通史、专著、知识、论文eg清代薛元升的比较法专著《唐明律合编》,近代沈家本的《历代刑法志》
二、上古法律制度史法的产生:人类的无序状态〉有序状态,原始氏族〉国家组织,习惯〉法律上古法制史特点:1,兵刑合一2,礼化为法3,家国相通上古法的定义:刑、法、律(奴隶制时代,誓、诰、命是法律的代名词)《汉书刑法志》:大刑用甲兵,重刑用刀锯,其次用钻凿,薄刑用鞭扑。
ch1夏商法律制度(约公元前21世纪前11世纪)公元前21世纪,夏禹改禅让制为世袭制,建立了世袭奴隶制国家,法律由保护作为富有者的奴隶主的利益为主转向维护邦国利益,即以维护邦国君主的世袭制为主要目标,从而奠定了古代法律的基本走向。夏朝与前代的区分:夏是一个国家,以九州、国、都、邑等区域划分居民,并由公共权力机关缓解矛盾;前代则是以血缘划分居民种群,以君主威信、禁忌缓和内部矛盾。中国法的产生与战争密不可分:1,军事长官演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