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有效的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四川省叙永县兴隆中心校徐顺英
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学生是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但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完成课程总目标和课程成功实施的最基本条件。教师要按一定的原则选择相应的方式方法,有序高效地进行指导,以发挥教师在课程中的引领作用。
一、课题确定要体现可操作性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经验性课程,没有传统的教材为依托,再加上小学生年龄小,在初次接触这门功课时,根本不知道如何选题,应该选什么题?这就需要教师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选题能力。那么教师怎样对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主题选择进行有效的指导?1、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从多方面寻找活动主题。综合实践活动中,常常会有一些学生觉得没有研究的问题或没有自己想参与研究的主题,这是很正常的,但又必须引起我们注意的大问题。这就像学科教学时教师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一样,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也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实践活动的兴趣,鼓励学生在自己所处的自然、社会和学习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中留心观察,用心体会,细心辨析,从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专题或活动主题。我们可以通过开设有关活动选题的研讨会、组织学生参观访问、与同学老师、家长讨论、启发学生反省自己记忆中有价值的问题等活动,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发现和寻找活动主题。如:教材中涉及与实践有联系的内容;学生个人生活中自己特别感兴趣的实践活动内容;学校、村社、家庭生活中不易被学生发现的不平常的问题。2、选题指导的时候,要提醒学生善于抓住稍纵即逝的灵感。
1
f学生思想活跃,喜欢异想天开,有时候会产生一些奇怪的想法。老师对学生在选题中的突发奇想,哪怕它是幼稚可笑的,也要精心呵护。如“校园环境治理有个我“这个主题活动中孩子们提出了许多感兴趣的活动内容如观察校园内墙壁,找出同学之间不良的行为习惯,找出校园环境在综合治理中不足的地方,“敢走出校园、大胆尝试”和别的学校对比,接着引导孩子们发表各自的看法,让孩子们明白校园治理中我的作用,在活动过程前必要的培训一次再开展,这样才能使体验更有实效。
3、帮助学生反复比较筛选,选择力所能及的活动主题学生有了想研究的专题或活动主题以后,接着出现的常见问题是所研究专题的可行性问题。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最先提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