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分析化学BⅠ》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5064211
课程性质:学科通选课总学时:32适用专业:生命科学学院各本科专业
开课单位:化学化工学院学分:25
开课学期:2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研究化学分析中的基本原理和培养基本操作技能的一门学科,是动物科技学院、农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各普通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更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工具课程。其理论和技术对专业课的学习及科研工作都十分重要。教学目的:1掌握常量组分定量分析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2掌握分析测定中误差的来源,误差的表征,以及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方法与表达。3掌握吸光光度法和电势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4初步了解分析化学在动物科学、农业科学以及生物学等领域中的应用。5使学生建立起严格的“量”的概念,培养学生从事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作风。6学习并掌握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技术和典型的分析测定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和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要求;
本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讲清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而且要让学生懂得建立这些概念和理论的处理方法和思维方式,加强素质教育,注重能力培养,提倡创新精神。本课程的特点是理论的系统性和方法的实用性的有机结合;理论课和实验课紧密配合,相辅相承;在阐明经典分析化学理论和方法的同时,注意向学生介绍分析化学的新进展,以拓宽学生思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f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培养学生严格、认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1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分析化学的发展、现状和展望,理解分析化学的定义、任务和作用,掌握分析化学的分类。
2本章重点分析化学任务、作用及分类。3本章教学方法讲授为主与案例式相结合
教学内容
一、分析化学的定义、任务和作用(略讲)二、分析化学的发展、现状和展望(自学)三、分析化学的分类;定量分析的程序(重点讲解)
第二章定量分析的误差和数据处理(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误差误差的来源及分类,理解准确度与精密度的表示方法及关系,掌握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系统误差的检验方法、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
2本章重点误差及分析结果的处理,难点有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