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学生心理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语文教学必须适合学生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这是我从教初中多年的一点体会。一个教师开始教一个新的班级要从调查研究入手。了解什么呢?要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智力发展、思想品德情况。这是每个年级都适用的,至于初中特别是初一,除了了解这些之外,还要了解、认识少年心理特点。初中生的年龄一般在12到14岁之间,这个年龄阶段在儿童心理学上通常称之为少年期或学龄中期。这个时期学生心理处在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状态,是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初一的学生年龄小,正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起点上,这种特点更有其鲜明的反映。一、天真活泼,思想单纯,活跃好动。他们往往一下课就冲出教室,嘻笑追打,做各种游戏,男女不分界限。他们有强烈的表达需要,和高中学生相比,上课时主动举手争取发言的人要多得多、踊跃得多,举了手未能发言者还往往翘嘴顿脚表示不高兴。二、模仿性强,好的容易学,坏的也容易学,大脑皮质上的暂时神经联系还不牢固,兴奋点容易转移,兴趣容易变化,爱好容易改变。他们常常是,看了武侠题材的电视剧就想练拳术,看侦探小说又想当侦探。他们什么事情都想做,“见异思迁”,所谓“少年多志”。拿他们对学科的喜爱来说也常有改变,而且多是从兴趣出发,一段时间喜欢语文外语,过段时间又喜欢数学生物或者是历史地理。三、记忆力强,特别是机械记忆力强,理解记忆力也在发展。我曾经做过一次计时背诗测试:选初一10个学生背诵默写一首七言绝句,结果最快的三个同学只用35分钟,中等的5人,只用78分钟,最慢的2人,用了11分钟。初一学生记忆力强,他们所学的其他科目也不多,确实是学习语文的黄金时期,要他们适当多读点,多背点是完全必要的、可能的。四、他们刚从小学跨入中学,为做一个中学生感到光荣和自豪他们常常对比他们小的小学生夸中学的篮球场如何多,显微镜如何神,大操场如何宽等等。他们对各种活动极感兴趣,要求自己表现好,很重视自己的成绩。如初一我们搞朗诵比赛,成绩欠佳的纷纷要求重读,有的同学成绩很好,也要求重读。五、和前一点相联系,他们很容易接受老师的教导。教初中的许多老师都觉得初一的学生很乖,很听话,这既是这一年龄时期学生的心理特征,也是与和老师们给他们的具体感受分不开的。学生听话,往往是老师在他们心目中有威信的一种反映。一般说来,对于教师的态度,初中学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