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的竞争压力也不同,对环境做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冲
f突的方式不同,所以每一个企业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一个”,是高度个性化的,这是企业所面临的自身的“自然”。企业文化建设必须面对自身的“自然”,建立适合于自身的企业文化,做到企业文化的个性化。作为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企业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个性化表现,没有标准统一的模式,更不能迎合时尚的标语。不少企业为图省事,或闭门造车、随意罗列一些条款或干脆把别的企业文化模式完全照搬,这是一种最简单的做法但也是一种最没有成效的做法。张瑞敏曾说过:企业文化是不能简单复制的。因为文化是有个性的,它与企业本身的状况、企业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一种文化在一家公司有推动力,在另一家公司却未必有。所以在建立企业文化的过程中,企业首先要认清自己的特点,自身之“自然”,发挥本企业及其文化素质的某种优势,在自己经验基础上发展本企业的文化个性。反世界知名企业,都有自己独具个性的企业文化:同样属于日本文化,索尼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开拓创新,尼桑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顾客至上;同样属于美国文化,惠普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对市场和环境的适应性,BIM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尊重人、信任人,善于运用激励手段。这说明,企业文化的形式可以是标准化的,但其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价值内涵和基本假设各不相同,而且企业文化的类型和强度也都不同,这些不同正是由于企业自身之“自然”决定的。二.“天大,地大,人亦大”企业文化建设以人为本对人在社会中重要性的强调,正是《道德经》主旨。老子的“道法自然”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生存与发展。老子的“无为”终究是为了“无不为”是为了实现人的意愿与目标。因此《道德经》强调人在社会中重要性的。二十五章明确指出:“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把人看作是与天地并立的,人是整个宇宙生命世界的最有灵性者,他不是道的奴隶,而是与道、天、与地一样大的存在者;他产生于天地阴阳中和,产生于大道本原,因此,他自身也包含着天地,包含着“道”的法则。故道与人的关系、天与人的关系,不是主仆关系,不是相互奴役的关系,而是相互慈爱的关系。人不仅高于一般的物质形式,而且也高于其他的生命形态。老子把人的地位与天、地、道三者相提并论,把人的生命、生存、价值、自由、权利提高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寻求一种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