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的管理智慧传奇引子在过去两年里海底捞餐厅已经成为餐饮界的一个热点现象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关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两位教授对海底捞进行了一年多的深入研究甚至派人“卧底”当服务员总结出海底捞的管理经验。中国的企业有很大一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员工工时长、工作累、报酬低、劳资矛盾突出经常为人诟病。本篇特稿却告诉我们即使是在火锅这样技术含量不高的行业一样可以创造出令人羡慕的高昂士气充满激情的员工团队和出色的业绩。1994年还是四川拖拉机厂电焊工的张勇在家乡简阳支起了4张桌子利用业余时间卖起了麻辣烫。14年过去海底捞在全国6个省市开了30多家店张勇成了6000多名员工的董事长。张勇认为人是海底捞的生意基石。客人的需求五花八门单是用流程和制度培训出来的服务员最多能达到及格的水平。制度与流程对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作用毋庸置疑但同时也压抑了人性因为它们忽视了员工最有价值的部位大脑。让雇员严格遵守制度和流程等于只雇了他的双手,而大脑在什么情况下才有创造力心理学家的研究证明当人用心的时候大脑的创造力最强。于是“服务员都能像自己一样用心”就变成张勇的基本经营理念。怎么才能让员工把海底捞当成家答案很简单把员工当成家里人。海底捞的员工住的都是正规住宅有空调和暖气可以免费上网步行20分钟到工作地点。不仅如此海底捞还雇人给员工宿舍打扫卫生换洗被单。海底捞在四川简阳建了海底捞寄宿学校为员工解决子女的教育问题。海底捞还想到了员工的父母优秀员工的一部分奖金每月由公司直接寄给在家乡的父母。要让员工的大脑起作用除了让他们把心放在工作上还必须给他们权力。200万元以下的财务权都交给了各级经理而海底捞的服务员都有免单权。不论什么原因只要员工认为有必要都可以给客人免费送一些菜甚至免掉一餐的费用。聪明的管理者能让员工的大脑为他工作当员工不仅仅是机械地执行上级的命令他就是一个管理者了。按照这个定义海底捞是一个由6000名管理者组成的公司。人是群居动物天生追求公平。海底捞知道要让员工感到幸福不仅要提供好的物质待遇还要让人感觉公平。海底捞不仅让这些处在社会底层的员工得到了尊严还给了他们希望。海底捞的几乎所有高管都是服务员出身这些大孩子般的年轻人独立管理着几百名员工每年创造几千万营业额。没有管理才能的员工通过任劳任怨的苦干也可以得到认可普通员工如果做到功勋员工工资收入只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