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天气的概念②知道什么是气温以及测量和度量气温的常用仪器和方法。③学会测量气温,并了解百叶箱的作用。④了解气温与人们的生活和其他生物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观察图片、天气预报及学生的亲身感受了解构成天气的各个要素。②通过“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量百叶箱内和百叶箱外的气温”这一活动让学生学会对气温的观测,体会到百叶箱的原理和作用。③通过讨论与交流,体会到气温与生物的密切关系。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STSE教育,深切体会到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2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内容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天气的概念,二是介绍天气的第一个要素气温。本节内容的作用可以说是承上启下,天气现象发生在对流层中(承上),同时天气现象由很多要素构成,从第2节至第4节分别介绍天气的各个要素,而这些要素又与气温联系密切(启下)。学生对天气现象并不陌生,易于接受,都有切身体会,但这种感受比较肤浅,且缺乏系统性。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安排观察天气现象图片和天气预报的内容以及观测气温的活动,通过讨论、探究、实验、分析,使学生对天气的感受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3重点难点重点:天气的概念、测量气温的方法难点:探究为什么气象观测中温度计要放在百叶箱里。4教学过程41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
一、引入:大气的分层,对流层的特点(强烈的大气对流运动),这种特点形成了对流层复杂且多变的天气现象。活动2【导入】新课
二、新课:1、出示天气现象的图片:刮风、下雨、闪电、霾等,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2、出示桐乡市气象台天气预报的内容,让学生思考讨论,归纳出天气包括哪些要素。桐乡市气象台某日的天气预报【市区天气】今天白天多云,今天夜间多云温度:1926℃【风向风力】东北风34级【降水概率】10【相对湿度】:65【气压】:1016hPa
3、讲授天气的概念,突出关键词“短时间”,思考与讨论,下列词语中哪些是描述天气的?阴转多云冬暖夏凉晴空万里秋高气爽和风细雨终年高温冬雨夏干雷电交加鹅毛大雪四季如春烈日炎炎长夏无冬4、想一想:①你注意过在什么情况下蜻蜓会低飞?②蚂蚁搬家往往预示着什么?③人类的某些疾病也能预示着天气的变化?(如关节炎)5、说明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其余的要素与气温密不可分!6、讲授气温的含义、单位、测量工具(三支温度计)7、思考与讨论:为什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