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竹片圆筒,里面有个浮子A,当水面上涨到到达警戒水位时A.甲灯亮B.乙灯亮C.两灯都亮D.两灯都不亮32.实验课上,赵明和李华的实验小组把两个不同规格的小灯泡连接在如图19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是3V的恒压电源。闭合开关后,发现L2亮,而L1不亮。这是为什么呢?赵明提出猜想:猜想一:可能L1处发生断路;猜想二:可能L1处发生短路。
L1
图19(1)根据(选填“串联”或“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猜想一不正确。(2)针对猜想二,李华找了一只电压表,分别并联在L1,L2两端,如图乙所示,假如猜想二成立,则L1两端电压应为V,而L2两端电压应为V。(3)实验发现两次电压表均有明显读数,且L1两端电压比L2两端电压小。说明猜想二。(选填“正确”或“不正确”)33.小刚同学认为“灯泡发光的亮度是由通过灯泡电流的大小决定的”。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说明小刚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简述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
34.实验桌上提供了符合要求的电源一个,各种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6只,已调零的电压表1块,开关1个,导线若干。请用这些器材探究“电流一定时,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阻的阻值成正比”。(1)画出实验电路图;(2)写出实验步骤;(3)设计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初三期末物理练习第6页(共8页)
6
f四、科普阅读题(共8分,每小题4分)(一)阅读下文,回答35题。导体中的电流看不见也摸不着,那么怎样才能知道导体中有没有电流呢?小明进行了大胆的猜想,电流通过各种导体会不会发生一些现象呢?会发生什么现象?他进行了一些实验:给小灯泡通电,小灯泡发光一会儿后,用手摸摸灯泡,觉得它比不发光时热;他又给一段电阻丝通电,发现电阻丝通电一会儿后热得发红。他又做了大量实验发现:一切导体有电流通过时,都要发热,这种现象叫电流的热效应。他找到了这种判断导体中是否有电流的方法。小明又在网上看到了一个户外爱好者的取火“神器”,仔细研究之后,自己动手试了试,他将口香糖的锡纸剥下来,剪成中间窄、两端宽的形状、将锡纸两端搭在电池的正负极,由于被短路,电流较大,电流具有热效应,过一会儿,锡纸中间部分燃烧起来,如图20所示。图2035.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找到判断导体中有电流的方法,其依据是A.电流的热效应B.电流的化学效应C.电流的磁效应(2)下列家用电器主要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原理工作的是A.洗衣机B.电饭锅C.电风扇D.空调(3)锡纸在中间窄的地方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