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环境监测》课程实验教学指导书
课程编号:
撰写人:罗卫玲、许银审核人:葛飞
湘潭大学化工学院二00七年十二月二十日
1
f前言
一、实验总体目标《环境监测》课程是一门测定影响环境质量因素代表值,从而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
及其变化趋势的环境工程类基础课。在环境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它是主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环境监测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学习,并力求反映国内外在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在培养实践技能方面着重水、气、土壤等方面基本监测能力的训练与培养,该课程开设6个教学实验。二、适用专业年级
环境工程三、先修课程
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基础等。四、实验项目及课时分配
实验项目
实验要求实验类型每组人数实验学时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实验一
-碘量法
必修
验证型
4
2
实验二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法
必修
验证型
4
4
实验三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必修
验证型
4
4
实验四空气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必修
验证型
4
6
实验五土壤中铜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必修
验证型
4
6
五、实验环境
要求有通风橱及废气排除装置。
六、实验总体要求
本课程每个实验都要求学生动手进行实际操作。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环境监测实验技
术,提高学生在环境监测技术方面的动手能力,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参加科研实践打下基础。
七、本课程实验的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建议
本课程实验重点:环境监测基本操作。
本课程实验难点:水样的加热回流,气体样品的采集,土壤样品的消解,原子吸收分光
光度计的使用。
教学方法建议:教师详细讲解实验原理和仪器、设备的用法。
2
f实验一水中溶解氧的测定-碘量法
一、实验目的掌握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原理与方法。
二、实验原理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水中溶解氧将低价锰氧化成高价锰,生成四价锰的氢
氧化物棕色沉淀。加酸后,氢氧化物沉淀溶解,并与碘离子反应而释放出游离碘。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释放出的碘,据滴定溶液消耗量计算溶解氧含量。三、实验材料药品和仪器清单
硫酸锰,碱性碘化钾,15硫酸溶液,1(mV)淀粉溶液,00250molL(C16K2Cr2O7)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需标定)。四、测定步骤
1溶解氧的固定:用250mL的溶解氧采集水样(留2mL左右不装满)用吸液管插入溶解氧瓶的液面下,加入1mL硫酸锰溶液,1mL碱性碘化钾溶液,盖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