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红外光谱仪的主要部件包括:光源,吸收池,单色器、检测器及记录系统。
14指出下列电磁辐射所在的光谱区
1波长5889
m可见光
(2)波数400cm1红外
(3)频率25×1013Hz红外
(4)波长300
m
紫外
15常见光谱分析中,原子吸收、原子发射和原子荧光三种光分析方法的分析对象为
线光谱。
16红外光谱是基于分子的振动和转动能级跃迁产生的。
17L2的镁原子的光谱项数目为4,其中多重态为3的光谱项数目为3。
18物质的分子、原子、离子等都具有不连续的量子化能级,只有当某波长光波的能量与
物质的基态和激发态的能量差相等时,才发生物质对某光波的吸收,也就是说物质对光
的吸收是有选择性。
19在光谱法中,通常需要测定试样的光谱,根据其特征光谱的波长可以进行定性分析;
而光谱的强度与物质含量有关,所以测量其强度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20根据光谱产生的机理,光学光谱通常可分为:原子光谱,分子光谱。
2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用钨丝灯,氢灯或氘灯做光源。
22红外光谱仪用能斯特灯与硅碳棒做光源。
原子吸收光谱法复习题
1名词解释:光谱干扰:由于待测元素发射或吸收的辐射光谱与干扰物或受其影响的其他辐射光谱不能完全分离所引起的干扰。物理干扰:是指试样杂转移、蒸发和原子化过程中,由于试样任何物理特性的变化而引起额吸光度下降的效应。它主要是指溶液的粘度、蒸气压和表面张力等物理性质对溶液的抽吸、雾化、蒸发过程的影响。化学干扰:在凝聚相或气相中,由于被测元素与共存元素之间发生任何导致待测元素自由原子数目改变的反应都称为化学干扰。电离干扰:待测元素自由原子的电离平衡改变所引起的干扰。基体效应:试样中与待测元素共存的一种或多种组分所引起的种种干扰。积分吸收: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将原子蒸气所吸收的全部辐射能量称为积分吸收。峰值吸收:是采用测定吸收线中心的极大吸收系数(K0)代替积分吸收的方法。原子荧光光谱:当用适当频率的光辐射将处于基态或能量较低的激发态的原子激发至较高能级后,被激发的原子将所吸收的光能又以辐射形式释放的现象谓之原子荧光。辐射的波长是产生吸收的原子所特有的,而其强度与原子浓度及辐射源的强度成正比。按波长或频率次序排列的原子荧光称为原子荧光光谱。40一般富燃性火焰比贫燃性火焰温度稍高,但由于燃烧不完全,形成强还原性气氛,有利于熔点较高的氧化物的分解。41澳大利亚物理学家沃尔什提出用峰值吸收来代替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