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定历经后梁、后唐、后晋管辖。公元947年,辽国建立,镇州改为镇阳,仍辖真定县。北宋建立后,在河北设立了河北路,镇州改为真定府(辖真定、获鹿、井陉等9个县)。路、府治所均在真定城,真定成为整个河北地区的政治、军事和经济中心。公元1125年,金国占领真定。后真定归金中书省管辖。公元1217年,蒙古大军占领真定,并于1235年改真定府为真定路,隶属中书省。省、路治所均在真定。这时的真定,是北方地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城市。明朝建立后,真定路改回真定府,直到清代。(配明代正定府地图)10千年古郡之十正定公元1723年,因避清世宗皇帝胤祯名讳,改真定为正定。真定府和真定县从此改称正定府、正定县。民国以后,1928年,直隶省改为河北省,正定县直属河北省管辖。此后,正定先后与新乐、藁城等合并为正新县、藁正县及藁正新县。直到1947年,复归正定县。1958年至1962年,正定曾与灵寿县合并。1967年石家庄地区成立,正定归石家庄地区管辖。1986年,正定县归石家庄市管辖至今。2001年1月,国务院批准正定的留村乡、二十里铺镇归石家庄市裕华区管辖;西兆通镇、南村镇归石家庄市长安区管辖。今正定县辖9个乡镇、1个街
3
f道办事处,共有174年村街,14年街道社区,人口约44万。(配正定县地图)11千年古郡十一藏龙卧虎自古以来,正定就被誉为“藏龙卧虎”之地,不仅因为正定人杰地灵,人才辈出,还因为在正定城内,确实藏着一条龙,卧着一只虎。正定的群众根据城内的地形编了一个故事:说在南北大街藏着一条龙,阳和楼和关帝庙是龙头,阳和楼的两个门洞是龙眼,关帝庙是龙脸,庙前向东西两侧鼓出的半圆形台阶是龙鼻子,庙前两根旗杆为龙须,阳和楼以北的南北大街为龙背,龙尾在西北街龙王庙一带。县政府后边,有一座东西向的土山,名煤山,俗称泰山子,山势东西走向,山峦起伏,看上去如一只雄壮的老虎,横卧在蓝天下。(配历史文化街图片)12千年古郡十二三山不见九桥不流正定有“三山不见,九桥不流”的传说。正定地处平原,而历史上曾先后称常山郡、恒山郡、中山县,故有“三山不见”之说。“九桥不流”是指在隆兴寺天王殿、府文庙、县文庙前各建有一座三路单孔石桥,桥下各有一小池,雨后有些积水,天旱则干涸。在民间,还流传着“三山不见”的神奇传说。传说玉皇大帝看上了正定这块风水宝地,想在这营造一座地上天宫,却发现这里有常山、恒山、梅山等三座大山。于是玉皇大帝就召集各路神仙想办法把这三座大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