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各
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会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将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让学生经历整个概念的形成过程,帮助他们从中获得感悟,促使其主动参与建构。教学内容:人教版(2013年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第45、46页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2、理解单位“1”的含义,认识分数单位,能说明一个分数中有几个分数单位。3、在理解分数含义的过程中,渗透比较、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教学重点:分数意义的归纳与单位“1”的抽象。教学难点:把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教学准备:教具(三盒粉笔一盒5支,一盒10支,一盒15支。CAI课件)
学具(12根小棒、水彩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分数的意义》(板书)。分数,大家原来学过吗?(生答)把你所知道的说出来,让大家分享分享好吗?
课件出示:“35”逐一提问:
怎么读?谁能说出它各部分的名称?它的书写顺序是什么?表示什么意思?师:现在看35这个分数读写都不难,其实分数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是怎么产生的?它的写法又是谁发明的?想知道吗?请看大屏幕:
f课件动态演示分数的产生及写法的演变历史,激发学习兴趣。演示完毕,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想。二、自主探究师:看到这里,我想在座的每一个同学心里都会这么想:“关于分数我想知道……”(课件出示)
学生自由发言。师:看来同学们的求知欲都很强,你们所想知道的我们以后都会学到,今天我们先来学习
“分数的意义”。这个知识就在咱们课本的第46页,我想请同学们先自学这部分知识,看看通过阅读你自己能够掌握哪些知识,还有哪些地方不太明白,就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讨论好吗?那就开始吧。(课件出示:“自学课本,我能知道……”)1、学生自学2、交流讨论(课件出示以下概念:整体、单位“1”、分数、分数单位)请学生根据屏幕上的提示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看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交流反馈:请学生逐一回答“整体、单位‘1’、分数、分数单位”的含义,并举例说明,老师适时点评。三、巩固练习师:看来大家学的都不错,为了检测一下同学们,老师这里带来了几个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