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霉素都可能引发,其中青霉素最常见也更为严重,过敏反应严重时可能致命。(二)、长期使用抗生素增加女性死亡风险
该研究中,在调整传统的危险因素后,研究人员发现,与不使用抗生素的女性相比,使用抗生素2个月或更长时间的女性全因死亡风险增加27,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57。研究者表示,接受长期抗生素治疗的人在逻辑上被认为是重症病人,但是在校正了这些疾病因素后结果仍是如此。而且,在校正了传统危险因素如、高胆固醇血症、病以及其他疾病,包括、慢性肾功能衰竭、肺气肿等疾病后,长期使用抗生素带来的死亡高风险也仍然存在。”(三)、抗生素应该用多长时间?
许多人患病后,病情较重时尚能按时按量服药,一旦病情缓解,服药便随心所欲。要知道抗菌药物的药效依赖于有效的血药浓度,如达不到有效的血药浓度,不但不能彻底杀灭细菌,反而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对于确属的病,要根据引起疾病的不同菌种选择相应的药物;如果使用某种抗生素的疗效暂时不好,首先应当考虑用药疗程是否足够。即便见了效,也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够必需的周期,不要频繁更换药品。因为用药起效需要一个过程,频繁换药,反而造成耐药,菌群失调。
三、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对于洪水、火灾等传统风险,抗生素滥用等风险是一种新兴风险。针对这类风险的治理既未成为共识,也不容易转化为行动。在短期内,基于政策文件和专项整治的“运动式治理”可能会有一些成效。但从长期来看,需要不断探索、完善方案,建立新兴风险治理的长效机制。
f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抗生素生产国和使用国,也是全世界抗生素滥用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早在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调查报告就指出,中国住院患者抗生素药物使用率达8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58,高于30%的国际水平。2011年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抗生素使用率在药物总用量中占3040,是欧美国家的三倍。近年来,感染“超级细菌”的病例在中国也开始见诸报道,显然,抗生素滥用的风险正在增加。
从本质上看,抗生素滥用与大数据滥用、互联网金融骗局一样,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副作用”,而且抗生素滥用是典型的人造风险。
当然,防止抗生素滥用,不意味着鼓励不使用抗生素或者拒绝使用抗生素。在病情需要的情况下,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必须的,否则会贻误病情。抗生素的使用必须遵循科学原则,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使用抗生素。而且,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