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美国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斯有一段对习惯的经典注释:种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行为;种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种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不论是好习惯还是不好的习惯,都可能不经意会影响人的一生。小学级阶段是儿童形成各种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教师在一年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其能力、性格的生长。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培养学生专心听的习惯专心听是学生自动参与学习进程,积极思索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条件。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的习惯。上课专心谛听包括看、听、想、做四个方面。一看:就是要认真看老师演示、板书;二听:就是注意听老师的解说和同学的答复;三想:就是想所学的内容,自己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四做:就是动手操作学具和做训练。为了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首先要求学生听课时,思想不要开小差或做小动作,注意力要集中;其次,要求认真听其他同学答复问题,仔细研究他们的回答是否正确,有没有必要
f增补的;再次,要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和板书,并按要求认真地操作学具,作好练习。为了吸引生学的注意力,使他们上课专心听讲,教师授课时一定要精神饱满,并且语言要生动风趣,条理要分明,力图使课堂教学引人入胜,使每个同学都乐意听。二、培养门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渐渐养成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的习惯。要使学生独立思考,首先要选择好思考的材料,创设思考的情境。如教学开放性题目()()10,14()()时,先让学生独立地解题,然后再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怎样把算式都写出来,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相互交流、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又进步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提供思考材料的同时,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一般来说,教师提出问题后,智力程度高的同学能很快举手答复,但为了照顾到中、下程度的学生,应多留一些时间让大家思考,等大部分的同学举手后,再根据情况,让不同层次的同学回答。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变更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可使用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等多种方法,或在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