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作的高度分工和人性的异化。总之,这些冲突的共同存在和相互加强使冲突成为劳动关系的本质属性之一。
三、冲突的表现形式
△(一)劳资目标的冲突潜在冲突的目标可能会导致对抗性的劳资关系,而一致性的目标又可能产生劳资合作与和平。集体谈判过程本身就是由劳资双方设计的解决分歧的首选方式。
企业与工会的目标
企业目标
工会目标
生存和保持竞争力
在企业生存和保持竞争力同时,维持工会的生存与安全
发展和繁荣
企业与工会都能发展和繁荣
从投资中获得有利的回报
企业从从投资中获得有利的回报,并向雇员支付“公平”的工资和福利
有效地使用人力资源
企业在合同规定和政策允许范围内有效地使用人力资源,
并为工会成员提供安全和雇佣机会
吸引、保持和激励员工
企业在合同规定和政策允许范围内吸引、留住和激励雇员
保护管理方制定决策和保持灵活性的权利
通过谈判签订集体协议保护工会和雇员的权利
从工会得到承诺,在集体协议期限内不得罢工从管理方获得承诺,在集体协议期限内不得闭厂
(二)冲突表现形式:
冲突按其表现方式,可以分为明显的冲突和潜在的冲突。明显的冲突形式的产生是复杂的。
1,罢工:是冲突最为明显的表现形式。罢工同样也呈现出一些规律,当雇主破坏了明确的规则和心理
契约时,就可能引发工人罢工。
罢工从经济学角度而言虽然不经济,但从劳动者角度而言,却非常理性。
罢工虽是冲突最为明显的形式,但并不总是可行的方法,罢工行为要符合国家各项法律规定。
2,其他形式:最为明显的是各种“不服从”行为。如:工作懈怠、低效率工作、怠工、旷工等。还有“退出”行为,或称辞职。辞职成为回敬雇主和恢复自尊的最终行为。
3,权利义务的协商:劳动关系正是通过这种“付出一获得”的方式形成了早期的心理契约。从这个角度而言,心理契约也属于“协商后的秩序”,这种秩序反映了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员工与管理方之间的“付出一给予”关系。
四、冲突与合作的影响因素1,文化因素的解释包括工人找到工作时的价值观和信仰,以及在工作期间对工作的态度和道德观的变化。冲突是否出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人自身所处地位的感受及对自身可以接受的行为的理解。2,非文化因素的解释:
4
f《劳动关系》01劳动关系导论
1).“客观”的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和条件对冲突的程度产生很大影响。2).管理政策和实践。若其是进步的,劳动者工作满意度会高。3).宏观经济环境和政府政策。如失业率和失业保险制度,对冲突产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