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管理方”或“资方”,指雇用他人为其工作,并须支付工资或报酬的法人或自然人。雇主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享有对员工的“劳动请求权”和“指示命令权”,以及决策权。管理方是分层级的,权力分布是不均衡的,多集中于管理方的上层。
四雇主组织:雇主组织的主要形式是雇主协会,它们以行业或贸易组织为纽带。五政府: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
1,劳动关系立法的制定者;2,公共利益的维护者;3,公共部门的雇主;4,提供有效的服务。
六、个别劳动关系和集体劳动关系■一个别劳动关系:1,定义:劳动关系的基本形态,是劳动者个人与雇主之间通过书面或口头的劳动合同,来确定和规范双方的权利义务,比如建立、变更或解除劳动关系。2,两个特点:A.人格上的从属性:主要体现为:一是劳动者要服从用人单位的工作规则。二是劳动者要服从用人单位的指示和命令。三是接受监督、检查的义务。四是劳动者有接受制裁的义务。
2
f《劳动关系》01劳动关系导论
B.经济上的从属性:劳动者既不是用自己的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劳动,也不能用指挥性、计划性或创作性方法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加以影响,这是经济从属性的最重要含义。
二集体劳动关系:1,定义:劳动者通过行使团结权,组成工会来实现自我保护,并进而平衡和协调劳动关系。△集体劳动关系的双方是工会和雇主或雇主组织,是团体对团体的关系。△双方主要通过集体谈判和集体协议的形式来体现其构成和运行。欧洲更强。2,特点是:A.独立自主性。工会与雇主或雇主组织之间不存在相互隶属或附属的关系。B.明确的团体利益意识。工会的目的在于促进劳动条件的改善和提高劳动者的经济地位。集体劳动关系成为现代劳动法研究的重点。
七、劳动关系的特点1个别性与集体性。个别性指个体劳动关系;集体性集体劳动关系。2平等性与隶属性。平等性,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之前;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就劳动条件的维持或提高与管理
方协商时,无服从的义务。隶属性,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有服从管理方指示的义务。
3对等性与非对等性。对等性义务,属于双方利益相互交换,而非对等性义务则属于伦理上的要求。4经济性、法律性与社会性。分别指:报酬和福利,劳动契约及雇员的体面、尊严、归属感、成就感和满足。
考点3:劳动关系的特点
书P910:①法律的平等性②经济的依赖性(一般实务上,劳动者对企业的依存度较高。)③管理的从属性(a劳动者要服从用人单位的工作规则;b劳动者要服从用人单位的指示和命令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