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业和储户的影响
f中国存款保险制度对我国银行业和储户的影响
摘要:2015年3月31日,经历多年的酝酿,《存款保险条例》终于正式发
布,标志着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带有独特中国特征的存款保险制度虽然在实践中不可避免的会带来负面的效应,但是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改革,市场化程度的增强,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可以推进我国的银行业通过吸取国际经验来应对所面临的挑战。
关键字:存款保险制度;银行;客户;挑战
在1993年12月的《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政府就曾指出,要建立存款保险基金,保障社会公众利益。在2006年存款保险制度呼之欲出,然而之后却迟迟未能出台。其中有许多的原因,当前看来主要是由于当时各银行对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提出和实施支持度和积极性不高。以四大国有银行的大型银行为例,中国工商、建设、人民、农业银行都已经成为国有资产,认为有国家信用做支撑并不存在所谓破产的风险,因此不愿意缴纳存款保险费用,而中小银行也因为资金的限制也不愿意承担由存款保险所带来的成本。
其次从存款保险制度本身来说,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金融保障制度,是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各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建立起存款保险准备金,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的一种制度。存款保险制度作为一种事后的解决措施,对消除银行经营非系统风险并没有实质性的意义。
同时我们也必须明确,在实践中,存款保险制度还会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讲,随着中小型银行的不断增多,银行之间为了争夺储户
f存款必然竞相提高存款利息,这样极易形成恶性竞争,增大银行的经营的风险,又由于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银行又会减少风险约束措施,因此会催生更多的经营问题。对于商业银行来讲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诱发道德风险问题。所谓道德风险问题是指参保机构在事先知晓存款保险机构会对危机中银行实施救助行为后,在制定经营管理策略时,参保银行将“铤而走险”倾向于高风险投资项目以牟取高收益。
道德风险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存款保险机构采取统一的保险费率模式引致的。不同规模、不同性质、不同经营风险的银行向存款保险机构缴纳统一的保费,与银行资产组合、经营风险没有关联性,在经营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