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怎样认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真实内涵
某种意义上说该命题本身具有似是而非的地方如要进一步加以明确首先就需要澄清两个基本概念。
一方面要明白什么是实体经济。应该说这一概念并没有严谨的学术内涵如果追根溯源可以看到在古典经济学中由于把经济变量分为名义和实际变量因此往往把实体经济归纳为企业和家庭的经济活动而货币金融活动则作为其反面。当然次贷危机爆发以来该概念之所以广为人知部分也由于其在美联储声明中的日渐显现在美联储的表述中实体经济涵盖除了金融和房地产之外的其他经济部门。无论是基于理论还是政策视角事实上实体经济一词都表达了同样的含义即属于使一国经济得以持续稳定运行的核心部门并且与大多数企业的健康运作及居民生活福利密切相关。
另一方面无论在经济还是统计意义上金融与非金融部门在本质上就是相依相存的金融部门的利润很大程度上是与实体部门交易完成的只是随着信息技术进步与衍生金融产品的结构化创新才出现了某些自我游戏式的交易活动。因此如果强调前者则需注意避免无意义的重复如果是后者则需注意谈的不是金融与非金融部门的关联而是金融部门内部结构问题。
结合我国国情我们认为与发达经济体不同的是由于国人住的问题还未从根本上解决
房地产部门还应纳入实体经济范畴。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背后实际上隐含了四方面的重要问题。
首先在微观层面上是强调满足非金融企业和居民的合理金融需求使多数微观主体充分享受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成果。由此来看衡量金融是否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就是能否为那些最需要金融资源的主体提供了支持。就企业来看小微企业与解决就业相关、农业企业与农业现代化相关、新技术企业与生产率提高相关而它们又都是极易面临金融短缺的主体因此理应是落实金融服务功能的着力点。就居民来看与其衣食住行相关的消费和投资行为都离不开金融支持但在我国金融体系服务对象里对其重视程度却一直弱于企业。
其次在宏观层面上是有利于实体部门规模和结构的完善换句话说如果现有实体经济结构存在缺陷那么金融部门不应强化这种矛盾否则就是金融市场功能出现了问题。从总需求角度看过高的储蓄与投资、最终消费中的居民消费不足都是改变我国结构失衡的重点因此也应是金融服务的落脚点。从总供给角度看产业结构的核心矛盾应该是三次产业内部的低效扩张而不仅是之间的替代问题即高端的农业、工业、服务业发展严重不足由此如果不能认清金融支持的路径那么就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