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生产结构调整相比,能效提升对节能减排潜力的贡献更加显著,所以提升能效水平将是未来10年内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的重点。“十三五”期间,钢铁工业应该以能效提升为着力点,在行业发展和产业升级方面取得成效,逐步实现钢铁生产绿色化。本文从不同层次提出了钢铁工业的能效提升及低碳绿色发展路径,为钢铁工业的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提供方向:(1)物质流能量流相互匹配,提升流程综合能效水平。构建钢铁生产流程的物质流、能量流及其耦合模型,开发界面技术,完善物质流能量流相互匹配关系,合理预测能源需求,提升钢铁生产综合能效水平,降低能源消耗和CO2排放。同时,优化钢铁生产流程物质流能量流相互耦合关系,实现生产过程的连续化、紧凑化和高效化,提高钢铁生产流程能源使用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逐步实现从工序节能到系统节能的真正转变。(2)挖掘能量流网络动态特性,完善能源管控系统功能。钢铁生产过程中能源介质种类繁多,其中煤气、蒸汽、电力是主要的能源介质,占企业总能耗的60以上,是能量流网络运行的主体,目前依靠人工经验为主的调度方式往往造成煤气、蒸汽等能源的大量放散。因此,挖掘能量流供需动态特性,提升能源管控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成为当前钢铁生产过程节能降耗的关键环节之一。所以要完善能量流网络化功能,在信息化基础上提升智能化水平,进行能源系统的精细化管理,加强能源动态预测和优化调度,提升能源管控系统核心功能。(3)科学评估节能减排技术,挖掘技术节能减排潜力。大力实施节能重点工程,普及和推广先进节能低碳技术装备,研发能源高效利用技术、持续有效推进工业化技术成果转化,加快能效提升领域的跨行业融合,挖掘先进技术节能减排潜力,为钢铁工业的节能减排贡献力量。开展钢铁工业先进节
f能减排适用技术的科学评价与应用实践,对推动工业企业生产工艺升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具有重要作用。
结语综上所述,钢铁行业确保国家建设及发展的重要产业,但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钢铁企业也要认识到节能减排对于自身及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并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严格落实各项节能环保措施,以此来确保自身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1张春霞,上官方钦,郦秀萍,等中美钢铁工业能效对标研究J钢铁,2013,48(1):872李冰,李新创,李闯国内外钢铁工业能源高效利用新进展J2017,9(1):68作者简介孙利军性别:男出生年月:1984年12月;学历:本科职称:助理工程师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