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1公共事业:指那些面向全社会,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基本目标,直接或间接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提供服务或创造条件,并且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社会活动。2事业单位: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行业,以一定的方式向社会公众提供一定形式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以改善社会公众的生活,经费主要由国家财政拨给,受国家机关尤其是政府部门领导的社会组织。3公共事业组织:依照一定的规则(或有关政策、法规、或有关法律),以独立、公正为原则,并凭借其特有的功能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的公共组织。4公共事业组织的特征(简述)
①组织性②非政府性③非营利性④自治性5志愿失灵:个人或集体资源的非政府组织在其志愿活动运作过程中出现种种问题使得志愿活动无法正常进行的现象。6志愿失灵的表现(简述)①行政化严重②组织性质杂乱③立法滞后④经费不足⑤自律机制不健全7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市场内在的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运作不灵。8公共事业人力资源管理:指公共事业组织为了更好的提供公共服务,履行组织使命,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对其管辖内的人力资源进行规划、录用、考核、培训、晋升、奖惩、激励、保障等一系列管理活动过程的总称。9公共事业人力资源:就是在公共事业领域内从事管理、生产和公共服务工作,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的人员的总和,外延上包括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10公共事业人力资源的特征(简述)公共事业人力资源除具备一般人力资源的共性外,还具有一些自身的特点共性:①能动性②高增值性③社会性④时效性自身特点:1主体智能性2领域约束性3价值公益性4影响扩张性5功能持久性6服务大局性11公共事业财务管理:是指公共事业组织在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框架下,对资金筹集、使用、
f
分配等所进行的计划、决策、调节、控制、监督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12公共事业财务管理的特点(简述)
公共事业组织在财务管理上具有一定的特点。①类型多样化,以社会公益为核心。②领域广泛化。③经费来源的无偿性。(公共事业组织的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国家财政)④政策性强。13无形资产:指不具有实物形态而能为使用者提供某种权利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以及其他财产权利。14上级补助收入:指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