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甘肃省平凉市静宁教师:刘颖杰
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2教材内容特点;⑴重视与日常生活和技术应用的联系⑵重视科学探究活动⑶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⑷教材内容呈现多样化⑸本节内容与老教材的区别老教材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
的”和“声音靠介质传播”是通过对演示实验结果进行归纳得出的,本节内容这两个结论是由学生自己通过探究实验得出的。因此,新教材比老教材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交流合作精神,更注重理论与实际相联系。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⑵知道声音需要在介质中传播,以及固体、液体、气体都是能够传播声音的介质。⑶知道声速跟介质种类和介质温度有关。2过程与方法⑴运用观察和实验来探究声音产生的实质以及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⑵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抽象能力;使学生掌
握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通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逐步养成
自觉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原理的科学态度。⑵通过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f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以及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声速与介质种类及介质温度有关。
2难点: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形式传播。
四、教学准备
1教具:
⑴多媒体声音文件(悠扬的音乐、瀑布声、砂轮与金属的摩擦声、青蛙叫声),
⑵音叉,泡沫塑料球、铜锣、盛水玻璃水槽,
⑶媒体展示(动画、视频)和习题精选(链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
2学具:橡皮筋、小鼓、薄尺、其他能发声的物体。
五、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在教室里播放媒体音乐,让学生欣赏音乐,陶冶情操。
■导入明标
列举自然界中丰富多彩的声音实例,提出一系列与声现象有关的
问题,由此导入新课。让学生加深对丰富多彩的声现象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备注】创设情境,让学生对耳濡目染的声现象产生研究的兴趣。
■进行新课
(一)、声音的产生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观察多媒体图片,在学生观察图片的同时依次播放与插图描述的声现象所对应的声音文件。
【学生活动】让学生归纳图片中发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归纳出:都有物体在发声。【备注】培养学生的归纳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