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经典教育理念
1研读经典,传承文化:所谓“经典”是指“天地间永垂不朽的作品”。它代表了往圣先贤留传下来的智慧结晶,如中国的四书、五经、唐诗、宋词;西方的圣经、柏拉图对话录、莎士比亚戏剧等,虽经时代的淘洗,仍然历久弥新,不仅文辞典雅优美,而且情思深刻永,时时研读玩味,当有助于培养美感,提升志趣,开拓心胸。不管要承继自我传统,或要吸收外来文化,其简捷的进路,便是直接从各民族的“经典”中,去吸取其民族文化的源头活水。
2文言白话,古今兼擅:经史子集乃至道藏佛典,全是文言文写成,读书人想要把读书好,把文章做作好,必须学好文言文作为基础。近代之思想家、文学家、如:胡适之、徐志摩、钱钟书、沈从文、林语堂、梁实秋等辈,皆是文言与白话兼擅,且先有文言之厚度才造成白话之功底,所以如想要培养国民读书作文之能力,则不能只偏重白话文教育。百年来的中国人,老年青三代经过偏重白话文教育的结果,普遍欠缺读文言文的基本能力,已然造成了文化的最重断层,语文表达能力更是一代不如一代。而经典本身就是最醇正的文言文模板,又是人文理想的荟萃,因此“经典教育”将同时具有“增进语言能力,培育人文教养,契接人类智慧”的三种功能。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3适时教学,事半功倍:根据教育学家的研究,语文是一切学习的基础。而零岁至三十岁,更可以说是语言学习的“黄金时期”。只要错过这个黄金阶段,则开发高度语文能力的机会便白白失去了,连
14
f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带地也会影响其它智能的发展。所以语言的学习愈早愈好,文化的熏陶也愈早愈有潜移默化之功。及早让孩子接触涵养丰富的“经典”,对其一生文学素养的奠基及人格智能的孕育,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当前海内外,包括台湾、港澳,以及东南亚、欧澳美加华人社会,已有数百万儿童接受“经典”教育,成效良好,岂容错失良机。个人收
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4简易之教,师生尽欢:为顺应儿童学习的天性,经典教育的基本方式是“只求熟读,不必求懂”。师长只要依照文句,教他“读”;而孩子也只是“跟着读”、反复读。这样,家长便很容易“教”,孩子也很容易“学”。而且不论“教”的人、“学”的人,都能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有所长进。单就语文能力来讲,读经一年,可有高中程度;读经两年,可有大学程度;读经三年,终身受用无穷。至于人格之陶冶、气质之变化,其效能不可测度。个人收集整理勿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