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林清玄的《好雪片片》中我们同样可以体会到这样的爱心。今天就让
6
f我们跟随林清玄来品品他的好雪。二、走近作者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台湾高雄人,1953年生。毕业于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17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出版第一本书《莲花开落》,之后一发而不可收。作品有报告文学、文艺评论、剧本等,最有成就的是散文创作1973年开始。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的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等。、、、他的散文集一年中重印超过20次。1979年起连续七次获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散文优秀奖和报导文学优等奖、台湾报纸副刊专栏金鼎奖等。30岁前得遍了台湾所有文学大奖:国家文艺奖、中山文艺奖、吴三连文艺奖、金鼎奖、时报文学奖、中华文学奖、中央时报文学奖、吴鲁芹散文奖、作协文学奖等,直到他不再参赛为止,被誉为“得奖专业户”。三、快速阅读,整体感知请你采用快速阅读方法,阅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然后回答:你觉得文中的“我”和流浪老人是怎样的人,谈谈你的感觉。(学生自由回答)四、品读课文(一)抓住关键语句,感知流浪老人的形象,体会他的美好心灵。1.浏览课文第一部分。(1)找出文中描写流浪老人外形和生活情形的关键语句。明确:
7
f①即使在热到摄氏三十八度的盛夏,他也着一件很厚的中山装,中山装里还有一件毛衣。②那么厚的衣物使他肥胖笨重有如水桶。③他脚上穿着一双老式的牛伯伯打游击的大皮鞋,摇摇晃晃像陆上的河马。④平常他就蹲坐在街角歪着脖子,看来往的行人,也不说话,只是轻轻地摇动手里的奖券。⑤如果是中午过后,他就走到卖自助餐摊子的前面一站,想买一些东西来吃,摊贩看到他,通常会盛一盒便当送给他。⑥到夜晚,他会找一块干净挡风的走廊睡觉。⑦几乎终日不说一句话。(2)这部分主要采用了哪种描写手法来对流浪老人进行描写?突出了流浪老人形象的什么特点?明确: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突出了流浪老人的贫穷、孤苦、笨拙。(3)作者渲染流浪老人的形象特点有何用意?明确:文章欲扬先抑,渲染流浪老人的贫穷、孤苦、笨拙的形象,与后文老人表现出来的美好品质构成鲜明的对比,彰显了无处不在的美好人性。2.欣赏课文第二部分,回答下列问题:(1)本部分写了两件有关流浪老人的事情,是哪两件?明确:一件是“我”第一次买老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