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初探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
作者:刘琼来源:《南北桥》2016年第10期
【摘要】所谓尝试教学法,指的是让学生在数学教材某些章节的学习中“先练后学”,它鼓励学生进行自学,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尝试教学法是符合小学数学新课标要求的,是对新课标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贯彻。
【关键词】尝试教学法小学数学尝试练习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
16720407201610159
邱学华老师提出的“尝试教学法”是一种让数学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的个体发展的教学方式。尝试教学法以“学生为主、自学为主、练习为主”,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要求学生首先进行尝试练习,把学生推到主动的地位。近年来,尝试教学法已深入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纷纷“尝试”。下面,我结合平时的教学,谈谈运用尝试教学时的一些认识。
一、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1尝试教学法可以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尝试教学法中,在教师给出尝试题之后,学生的思考活动就已经开始,他们需要自觉联系头脑中的旧知识,根据已掌握的技巧和方法来尝试解答练习题,整个过程中都需要学生自主思考,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
2尝试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一开始就要求学生进行尝试练习,把学生推到主动的地位尝试练习中遇到困难,学生便会主动地自学课本或寻求教师的帮助,学习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尝试教学法也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小学生对于未知的知识都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数学学习也有着极强的探知欲。数学教师如果在不讲新课的前提下,给学生出练习题,让学生比一比“谁能自己解答问题”。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会被激发,
3尝试教学的特点是“先练后讲”、“当堂训练”。因此,尝试练习的设计内容要精,题量要适当。学生通过自学究竟有没有达到学习目标,达到程度如何,都可以在尝试练习中得以反馈。教师设计尝试提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首先,初次尝试题,12道。内容可以和学生学习的例题相似,通过尝试了解学生初次学习的情况反馈。其次,再次尝试题23道,题要紧扣学习目标。运用于自学交流,教师讲解之后,主要检查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情况。最后,发展练习12道。前两种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尽量当堂订正,后一种练习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完成。练习时,教师可以运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