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一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信的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情感。3、能联系实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二、教学重点理解信中“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三、教学难点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是本文的教学难点。四、教具:有关战争的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我们能坐在明亮的教室里上课,这真是一种幸福。因为,不是所有的人都像我们这么幸运,在一些地区,有些人正饱受着战争的苦难和摧残,现在,就让我们去看一看那些受苦受难的人们吧!(教师放课件:一些战争的画面,看完后教师把画面音乐关掉)2、师:同学们,看完这一幅幅令人难以置信,震撼人心的画面后,你想说点什么?(指几名学生回答)3、师:是啊,战争太残酷了。生命,在战火中血肉横飞;房屋,在炮声中轰然倒塌。多少人无家可归,多少人家破人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聆听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吧!(教师板书课题,并指课题)请大家再深情地朗读一下课题吧!4、找出雷利的呼声。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还记得雷利那最强烈的呼声吗?(指名回答,教师板书:和平!)过渡:雷利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呼声,这仅仅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吗?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24自然段,找出你感受最深的地方,读一读,想一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二)、学习第3自然段,通过理解词句感受爸爸壮烈牺牲的场面及对和平的热切渴望。1、指名回答,让学生读出感受最深的地方,并简单说说感受深的原因。2、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师:同学们,雷利是饱含着泪水写下这段文字的,请同学们默读这一段,想一想你从哪些词语或哪些句子中读懂了什么?3、指名交流汇报。教师相机在课件上点出:“和平!和平!和平!”三句话,并指导学生朗读这句话:“啊,我听见了和平!和平!和平!”(教师板书:和平!)4、学生齐读这段话。师:同学们,爸爸为了维护和平,壮烈牺牲,他渴望和平,却无法看到真正的和平,让我们来读一读这悲壮的一幕吧!过渡:雷利再也看不到亲爱的爸爸了。如今,儿子只有强忍悲痛,在无尽的思念中寻找父亲,请同学们再默读24自然段,用横线画出雷利有关回忆爸爸的句子。(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