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县侗族文化的保护现状摘要:自1984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玉屏侗族自治县以来,这里的人民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抢抓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依托自身优势,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经济成就可圈可点。但是,他们却忽略了玉屏的另一张名片“北侗文化艺术之乡”。如今,侗族文化“汉化”现象问题异军突起、愈演愈烈,说侗话、穿侗服的人已不可见,一些青少年的“火星文”和奇装异服却大肆其道,民族文化氛围被严重破坏,“族籍迷失”现象屡屡出现。于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深思。关键词:民众;侗族文化;保护现状;保护措施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0015302一、侗族文化保护的现状我们就民众对侗族文化的总体态度、对侗族基本文化知识的了解情况、对侗族文化的保护措施三方面进行调查,得出一些相关结论。(一)对侗族文化的基本态度及了解情况这方面,我们设计了如‘您对保护侗族文化的态度如何?对侗族文化的理解情况怎么样?’的题目,并了解到在中老年组中多于55的市民的态度是非常支持保护侗族文化的;令人惊讶的是,高达50青少年的态度是持无所谓态度,持非常支持的青少年只超过45。根据数据的分布情况,市民们对于保护侗族文化的态度还是
f比较支持的,两组都只有不超过10的比例认为没必要,这一点令人欣慰。
在了解侗族文化的渠道方面,我们设计了如‘您是从什么渠道来了解侗族文化的?您对哪一类型的传统文化最感兴趣?’等问题,有超过50的中老年人和近50青少年主要是通过电视来了解侗族文化,另外一个主要的渠道就是通过老师及长辈来了解;需要注意的是,网络渠道这方面青少年组几乎是中老年组的一倍,这与青少年与网络的距离较近有关;但是最好的了解途径教材却只占了187,这就使得青少年不能很好的理解侗族文化。可喜的是,人们对文化类型的各方面都比较感兴趣,内涵丰富的侗族文化还是相当有魅力来吸引各个年龄层人们的。
在侗族文化本身存在问题方面,我们设计了如下题目:您认为依靠少数民族文化来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如“丽江模式”),是否有利于该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查可见,有超过85的中老年人和94的的年轻人都持认同的态度。可以看出,发展民族特色旅游模式也可以作为保护文化的一大途径,是一个比较值得推崇的文化保护措施。用民族特色文化带动经济,再用经济来保护文化;同时使当地民族文化得到新的洗礼这是一个良性循环,非常可取。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