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引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镇化快速推进,我国基本建设规模逐年增大,科技含量高、施工难度大的工程日益增多,与之对应的安全事故也层出不穷,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风险日益突出,加之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日渐形成,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挑战。
一、我国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现状
我国安全生产相关法规已较为健全,但环境与健康过于薄弱,现行《建筑法》仅在第五章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中有一些与此相关的规定。然而,对建筑活动中环境与健康的重视,己经成为国际普遍关注的话题。工程建设的目标体系已经由传统的成本造价质量工期体系,转向成本造价质量工期环境与健康体系。我国加入WTO后,已等同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并颁布了GBT2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但《建筑法》尚未反映这一趋势。外国先进国家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一般是国家监察,企业负责,保险制约,行业咨询四部分,对照我国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的体制,可以看出我国以行政监管为主,国外以市场约束为主。我国大部分承包商的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多以能符合检查机构的检查为主要目标,可见,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转变,仍是我国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的艰巨任务。
f二、现有管理体制的不足多年来,我国实行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的不尽完善和对新形势、新经济发展的不尽适应已逐渐显现。(一)企业负责意味着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和管理,主要与建设施工方有关,安全风险由施工方单独承担。建设方将安全风险以定额中安全生产费用的较小代价,合法地转移至施工方。在建设方和施工方的相互关系中,施工方处于从属和弱势地位,建设方与施工方的获利和风险关系明显失衡。(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和成本最小,是每个企业的自觉行为和目标。在某种程度上,现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中缺乏激励机制,对违法、违章行为缺乏处罚力度。对安全生产没有事故发生的施工企业,政府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缺乏有力度的奖励政策和激励措施,导致施工方抓安全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下降或受挫。对于不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按国家及行业安全技术规范、规程进行施工,但侥幸没出安全事故的企业,缺乏有力度的处罚,客观上助长了施工方对待安全生产问题的侥幸心理。施工方的侥幸心理,除了与只重视眼前利润,忽视安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