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专业知识做后盾,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来支持教学,教学质量很难得到提高。二、西南地区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对策音乐校本课程的特点主要体现为地方性、多样性、灵活性。西南地区小学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根据西南各地区的地方特色、社会环境、每个学校独有的特色以及学校的师资力量等教育实际问题出
f发,在遵循国家音乐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选择、改编、新编教学内容和材料,设计课堂学习和课外活动,以探究和体验为主要方法进行综合性学习。1开发地方民族、传统资源,创建灵活多样的校本课程每个人都离不开他生长的环境,在个人成长、学习中,地方文化的滋养是不可缺少的,独特的地方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种补充和丰富。西南地区小学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从本地的传统音乐、地方民歌、少数民族音乐和曲艺音乐中,选取不同风格、不同内容的具有代表意义的选段作为校本教材,根据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来编写音乐教材。1引入历史悠久的地方传统音乐例如,四川的传统音乐有洞泾音乐。绵阳的梓潼大庙山是洞泾音乐的发源地,后经大理流入云南,所以洞泾音乐就成了四川和云南两地的传统音乐。它在两省的文化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两地百姓在婚丧嫁娶等仪式中经常用到它。洞泾音乐的美妙旋律及其高雅悠扬的演奏技巧和风格是四川、云南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绝好素材。教师可以把洞泾音乐带进音乐课堂,让学生了解洞泾音乐的起源、发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欣赏洞泾音乐,了解洞泾音乐的结构、形式和伴奏乐器。学校还可以把一些对洞泾音乐有深入了解并具有一定演奏能力的民间艺人请进音乐课堂,让学生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增加名族自豪感,为大力发扬洞泾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f2引入特色浓郁的地方曲艺地方曲艺是上千年的艺术实践所形成的意象和形象相结合的表演形式,有强烈的表现力,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精髓。其博大精深的文化积淀对中国乃至世界戏剧文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它的音乐风格、音乐曲调和特有的表现手法是构建西南地区小学音乐校本课程的素材。如,西藏有人类稀有的艺术瑰宝音歌曲“伯谐”,在古代的西藏“伯谐”是在士兵们出征前和凯旋后表演的歌舞,和平时期,“伯谐”传到民间,是庆典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西藏的“藏戏”是现存中国戏曲中最为古老的剧种之一。藏戏的广场演出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它源于西藏各地,流传在雪域高原的各个角落,基本没有受到外界或外族文化艺术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