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弘扬雷锋精神建设文明校园
43年前的3月5日,毛泽东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从那天起,一个亿万人民参与的群众性学雷锋活动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蓬勃兴起。四十多年来,雷锋以他对待生活、对待学习、对待工作所表现出的主人翁精神;对待他人所表现出来互助友爱、乐于帮助他人高尚的做人品质;对待社会所表现出遵守社会公共秩序、乐于奉献、服务社会的道德情操,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健康成长。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用这些最朴实的语言和他自身的实际行动,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四十余年来,正是这种雷锋精神,对于促进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和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雷锋的一生没有轰轰烈烈的“神话”!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只是一个普通人对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和他人的高度责任感,只是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在平凡的生活中的体现。他是平凡的,但又是伟大的。
雷锋1940年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七岁
f时便成了孤儿。是党和人民政府把他从苦难中解救出来,安排他上学读书、参加工作、参军入伍,使他从一个苦孩子成长为一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先后当过农业社的记工员、县乡政府的通信员、农场的拖拉机手、工厂的推土机手、人民解放军的汽车兵。无论在什么岗位上,他都以对党、对人民、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刻苦学习,忘我工作,服务人民,报效祖国,出色地完成组织交给的每一项任务。他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把爱心撒到哪里,把温暖送到哪里。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年仅22岁。他的生命是短暂的,但却用他短暂的一生,谱写了一曲无比辉煌的人生赞歌。
青少年健康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学校作为青少年成长的摇篮,肩负着为社会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合格公民的重任。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唯我主义”、“拜金主义”等严重地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弘扬雷锋精神,建设文明校园,不但是全社会和家长们的迫切愿望,也是学校进一步壮大和发展的需要。雷锋精神之所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雷锋精神继承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