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病例总数的比例。病原学检验标本包括:各种微生物培养、降钙素原、白介素6等感染指标的血清学检验。
计算公式:×100意义:反映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性。九、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定义: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是指发生在Ⅰ类(清洁)切
口,即手术未进入炎症区,未进入呼吸、消化及泌尿生殖道,
4
f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述条件的手术切口的感染,包括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内、有植入物手术后1年内发生的手术部位感染。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是指发生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病例数占同期接受I类切口手术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100意义:描述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频率反映医院对接受I类切口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管理和防控情况。十、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定义: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数占同期I类切口手术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100意义:反映I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用药使用及管理情况。十一、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
5
f定义:使用血管内导管住院患者中新发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病频率。单位:例千导管日。
计算公式:×1000‰意义:反映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情况和院感防控能力。十二、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定义:使用呼吸机住院患者中新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病频率。单位:例千机械通气日。计算公式: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1000‰意义:反映呼吸机相关肺炎情况和院感防控能力。十三、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发病率定义:使用导尿管住院患者中新发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的发病频率。单位:例千导尿管日。计算公式:×1000‰
6
f意义:反映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情况和院感防控能力。
7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