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以骋其情。”“雕栏玉砌”虽然还在,但已物是人非,“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从艺术的表现手段上看这属于比喻,事实上这不正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表现吗?许多人喜爱李后主的这首词,主要原因还是被词中的深沉真挚的情感打动了。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把本来没有必然联系的自然事物,通过高度艺术概括组成一幅极其凄凉的清秋逆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旅图,典型概括了“日暮乡关何处是”的游子感伤之情,诗人在“真”的基础上所获得的体验含蓄地烘托出旅人的哀愁,给人以深刻的艺术感染,于是它被称为“秋思之祖”。意境美:“意境”即是指意与境、情与景、心与物的交溶与统一。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景物只有融入感情,才有生命;感情只有景物附丽,才有依托。节奏美:在所有文体中,诗歌的音乐性是最强的,黑格尔说:“至于诗则绝对要有音节或韵,因为章节和韵是诗的原始的唯一的愉悦感官的芬芳气息,甚至比所谓富于意象的富丽词藻还更为重要。”②诗的节奏是适应舞蹈和吟唱需要而形成的,它是人的生理节奏和生活、自然节奏的统一,人的情感的起伏、波动和生活节奏的张驰决定了诗的节奏。三、发展形象思维,提高想象力诗是用语言向读者的想象力提供形象的,因此,诗的语言凝炼、生动、含蓄。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短短二十个字,却有人物、有环境、有情节,经过几问几答,诗人想找到“隐者”的迫切心情和童子自然之至的答话神态毕现于读者眼前,而那位与青松、白云为伴,以采药为乐的隐者的形象令人遐想不已。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只用了两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不仅凝炼,而且给人以极其鲜明的形象感。不论是抒情诗,还是叙事诗,诗人总是凭借诗歌中的形象来抒发感情的。如古诗词中的“菊”、“松”、“春花”、“明月”等根据诗中的形象,依靠自己的生活感知和想象力去体味其中的情感。中国古典诗词满纸留香,让人回味无穷,以上这三个方面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在欣赏诗词时带给我们的有时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但是通过学习我们从中可以领略到某种新鲜的思绪,特别的体验,获得了某种微妙的感触,进入了某种悠远的意境。觉得吟诵起来嘴里是香的,抚摸起来手上是香的,嗅一嗅空气是香的,这些香气不会随着书籍印制,岁月的长久而消失,相反,它历久弥新,经过了时间的消磨,更加清纯,更加醇厚。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