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高师资水平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根本。首先,加强专业师资力量配备。建议对农村中小学校信息技术师资力量进行全面摸底,根据师资缺口数量,每年有计划地从信息技术专业大学生中定向招录一定数量的优秀大学生,补充到农村中小学。其次,加强现有师资培训。从农村中小学实际出发,采取校本培训、暑期培训、远程培训等方式,加强对年轻教师和基础较好的教师的专业化培训,就地培养一批信息技术教育骨干教师。第三,加强对全体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用最简单、最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对教师进行培训,推动信息技术向其他课程渗透、融合,营造大家都学、都懂、都用信息技术的整体氛围和教育合力。(三)多措并举,合理配置资源面对信息技术教育高投入与农村学校经费薄弱的现实矛盾,要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多措并举,合力挖掘、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一是高低搭配,新旧结合。计算机房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对农村中小学来说,最切合实际、最经济的就是高低搭配,新旧结合。如果经费允许可再补充新配置计算机作为教师机和服务器,以满足教师的学习、备课和教学使用。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实际需要,还可以把因电脑贬值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二是内外并举,充分挖掘。为了普及农村信息技术教育,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设农村远程教育项目工程,各校应抓住大好时机,增加学校的信息技术硬件设备。同时,充分利用原有的资源,挖掘其最大的潜能。三是自力更生,充分开发。信息技术教育教学配套软件价格普遍比较昂贵,且市场化开发的软件不能完全适应农村实际教学的需要。要积极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实际,通过网络搜集素材,自己动手开发制作符合农村学生认识特点、具有特色的、适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软件,不断充实拓展学校的教育资源库。鼓励农村各学校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实现资源共享,使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可操作性更强。(四)加强教研,促进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教育的核心,二者整合才能真正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培养学生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要积极鼓励学校构建教研网络,广泛开展学科信息技术教育、教研活动,引导教师从教育理念、学习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五个方面进行探讨。(五)改进方法,提高质量由于农村中小学学生对计算机使用非常少,大多数学生还是初次接触,既充
f满好奇和求知欲又十分迷茫。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