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其成员应有广博的代表性,由学校校长、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和家长代表组成。评价工作委员会负责制定评价工作的实施细则与详尽程序,对校内各班级评价过程进行指导与监督,接受质询、投诉与举报,及时解决评价工作中的问题。
六、综合素质评价的工作程序。
学校应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完成自评;指导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互评;组织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协调社会各界参与考评;校长进行综合评价;向学生和家长反馈评价结果;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
在操作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努力探索科学的、简便易行的评价方式,开展测评工作。
七、综合素质评价的等级评定。
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包括综合性评语和等级两部分。综合性评语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予以整体描述,评语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客观描述学生的进步与不够,突出学生的特点、特长和潜能,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等级是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作出评价,综合素质的六项指标,均采用“优异”(A)、“良
26
f好”(B)、“合格”(C)、“不合格”(D)四个等级。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衡量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危机依据之一。6项评价考核指标中,凡达到4项合格(C),即达到综合素质评价毕业标准。教师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为了适应实施素质教育,以及新一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需要。对学校全体教师有一个全面、公平、公开的综合评价考核,留意从教师的德、勤、能、绩等七个方面进行考核。结合我校实情,经校委会、全体教师多次讨论,特制定以下教师评价方案。本方案只适用于各科任教师
一、评价内容一、思想政治(9分)(1)能心爱党的教育事业。(2分)(2)认真参加政治学习,关心国内外大事。(5分)(3)具有法律意识,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2分)二、职业道德(9分)(1)善待学生、家长。无体罚学生现象。(3分)(2)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纪律。(3分)(3)能讲求团结合作,当好学校主人。(3分)三、业务学习(8分)(1)熟悉新课程理念,了解新课标要求。(4分)(2)坚持理论学习,认真参加校本培训和各级研讨活动。(4分)四、工作能力(32分)(1)备课:(9分)
36
f①能超周备课,按时签字,能积极进行集体备课。②能严格按照《学校备课要求细则》的质量、数量进行备课。③能反映新课程理念,符合新课标要求。④教案书写认真,不求整齐,允许有反复修改的痕迹。(2)上课(9分)①上课前准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