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未结合胆红素在兰光照射下可转化为结合胆红素,经胆汁或尿液排出。
F2治疗新生儿黄疸纠正酸中毒有利于未结合胆红素与Y、Z蛋白的结合。
F3光照疗法的原理是在光的作用下将未结合胆红素变成脂溶性异构体,从胆汁和尿液中排出。
F4光照疗法是降低血清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T5新生儿败血症早期症状不典型。
T6新生儿窒息复苏时通气是关键。
F7如新生儿处于继发性呼吸暂停,刺激本身就可诱发呼吸。
F8如新生儿苍白,并有血容量不足表现,且对复苏反应不良,应考虑经脐动脉注入10mlkg的生理盐水。
T9由于母亲用过麻醉药呼吸抑制的新生儿,首先应接受正压人工呼吸,然后可给纳洛酮。
F10出生时患儿无呼吸或呼吸较弱,此时应立即给予刺激呼吸或加压给氧。
F11呼吸、心率和肌张力是窒息复苏评估的三大指标。
T12Apgar评分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加做脐血血气可增加判断窒息的正确性。
T131分钟阿氏评分提示窒息程度,5分钟阿氏评分判断复苏效果,10分钟阿氏评分有助于判断预后。
F14生后无窒息,但数分钟后出现呼吸抑制者不属窒息。
F15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病因主要与产伤、不适当地输入高渗溶液以及机械通气有关。
T16新生儿娩出后立即吸尽口、鼻、咽粘液,再刺激呼吸,并做好新生儿复苏准备工作。
fT17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发生于早产儿,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
F18生后1分钟Apgar评分为4分提示有重度窒息。
T19新生儿生后10天内血钾水平偏高,一般不予补充。
F20新生儿低血糖症时若无症状,可动态观察,暂不予处理。
F21新生儿低血糖症以有症状者多见,症状多为非特异性。
T22新生儿腰穿时应在4、5椎间隙进针。
T23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差,皮下脂肪薄,但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容易散热,产热依靠棕色脂肪。早产儿棕色脂肪较少。
T24出生体重1000克的早产儿,在生后10天内保暖箱温度中性温度为35度。
F25新生儿脊髓末端约在第2、3腰椎下缘,故腰椎穿刺应在第3、4腰椎间隙进行。
F26Apgar评分是决定是否要复苏的指标,出生后应立即评价呼吸、心率、对刺激反应来商定复苏措施。
F27新生儿轻度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表现为生后24小时内出现过度兴奋症状,拥抱反射稍活跃,部分患儿可出现抽搐。
F28新生儿生后24小时内排出胎便,由肠粘膜脱落上皮细胞,羊水组成,呈墨绿色,3~4天排完,早产儿由于胎粪形成少
和肠蠕动无力,胎便排出延迟。
F29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头颅B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