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提出问题后,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对这一问题的答案做出假设。然后设计探究方案,包括选择实验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到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
1.科学探究一般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1)提出问题实验探究是从提出一个科学问题开始的;科学问题是指能够通过收集数据而回答的问题。(2)猜想与假设假设是对问题作出的尝试性解释;假设必须以已有的知识、既往的经验或证据为依据,假设的真实性能够被检验。(3)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制定计划是探究实验活动的关键环节;包括选择实验材料,确定实验用具,配制药品试剂,制定实验方案(在制定实验方案时第一步要确定实验组合,如何控制变量等;第二步列出实验步骤,在此基础上提出实验点拨事项),确定实验记载格式等。(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进行实验是指完成实验操作的过程。搜集足够的实验数据是关键环节之一。搜集实验数据、记录实验结果的方法主要有:描述法、绘图、设计记录表格等主要方法。(5)分析与论证解读数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找出研究对象的发展趋势;推断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揭示的事实或规律;确定数据是否支持假设(讨论);对问题做出答案或解释。在此基础上概括实验结果的意义,提出进一步探究的建议。(6)评估运用各种科学的认知方法和过程,如分类、分析、推论、预测、批判性推理和逻辑推理等。(7)交流与合作在形成关于某一现象或问题的结论、解释后,个体还需要与他人进行相互交流。在这种交流中,一方面,个体要准确地向其他人阐明自己所探究的问题、方法、探究过程以及结果,
f并倾听他人对证据和解释的看法和态度;另一方面,他人也有机会就这些结论、解释提出疑问,指出其中有悖于事实证据的地方,或者就相同的观察提出不同的解释等。通过交流,个体可以获得各种可能的解释,有助于将实验证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他们所提出的解释这三者之间更紧密地联系起来,最终解决彼此观点中的矛盾,巩固以实验、事实为基础的论证,促进科学结论的获得。最后,个体还需要将其所获得的结论应用到其他情境中,以进一步验证结论,并扩大和丰富对于自然世界的认识。当然,对于科学探究过程的认识,我们不能采取绝对化、机械化的理解,以为只有经历上述五个阶段的探究才是科学探究。实际上,科学探究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针对不同问题,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