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办主任、专兼职辅导员深入寝室值班,与毕业生谈心、话别,每天都坚持到公寓闭灯才离开,确保毕业生寝室不出现任何事故。
f上述做法,使毕业生感受到了来自校系方方面面的重视、关注与关怀,引起了强烈反响,也从内心体验到了离别母校的不舍之情,一定程度上降低和缓解了学生的紧张与焦躁。两个专业的同学纷纷表示,他们绝不会在毕业期间闹事,一定配合学校和老师的工作,文明离校。
二、严肃、认真,高质量地完成了毕业生综合素质论文答辩
我系对综合素质论文答辩工作,高度重视。早在2008年末毕业实习动员会上,就向学生布置了综合素质论文撰写及答辩工作,给每名同学下发了书面的规定和要求,将124名毕业生分成五个组,由总支书记、学工办主任、二位毕业班辅导员、一位毕业班班主任分别担任指导教师,指导、帮助学生进行论文修改。落实学校要求,将毕业生离校期间的整体表现与综合素质论文的写作、答辩成绩挂钩,作为德育成绩考核的依据。
从6月23至26日,我们邀请我系企业辅导员吴岭(中建六局北方公司项目总工),共同组成了“毕业生综合素质答辩评审委员会”,认真组织了毕业生开展综合素质答辩。除2人参军、32人经委员会审核同意免答外,其余90名同学均参加了答辩,大约15名同学进行了二答。答辩期间,我们把答辩视作对2009届毕业生进行的最后一次思想教育,认真听取毕业生的自我陈述,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提问,特别是企业辅导员吴岭同志,在施工大忙季节,抽时间参加答辩工作,并结合建筑施工企业工作实际,向学生提问、指导,使答辩活动质量有了更大提高。
答辩过程中,《中国教育报》驻辽记者刘玉在学生处穆处长陪同下,深入答辩教室听取学生答辩,并采访了参加答辩的老师、学生,记者同志对我校所组织的毕业生综合素质答辩给予了肯定。
三、组织了系列活动使毕业生感到学有所用,充满自豪,得到了尊重,树立了信心
1、召开了优秀毕业生与大一学生座谈会。组织毕业生中的省优、校优及优秀学生干部围绕上大学的目标、怎样实现目标、如何才能让大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学习、实习、就业怎样能尽快找准位置、进入状态,专升本考试如何复习等问题与低年级学生
f进行了座谈交流,他们的现身说法使到场的低年级同学年级感到受益匪浅,实现了毕业生把好的思想、认识、传统留在学校的目标。
2、召开了建工专业、给排水专业师生座谈会。两个专业的毕业生代表与系里领导及专业老师进行了座谈,同学们结合实训中的所见所闻,本着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