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十七课记承天寺夜游【课时速达标】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1欣然起行()2水中藻荇交横()3如吾两人者耳()4月色入户()答案1愉快的样子,高兴的样子2交互错杂3语气词,相当于“而已,罢了”4单扇的门,一说指堂屋的门
2翻译下列句子。(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庭下如积水空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怀民也还没有睡觉,就和我一同在庭院中散步。2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3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D.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解析】选D。A项停顿应在“遂”后;B项“步”后无停顿;C项停顿应在“人”后。
4作者笔下月景的特点是________,本文三段各运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澄澈透明记叙描写抒情阅读全文,回答5~8题。5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念无与乐者思念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C.怀民亦未寝睡觉D.盖竹柏影也表推测【解析】选A。“念”的意思是“想”。
6文中描写月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妙境界。答案:庭下……竹柏影也空灵澄澈、宛似仙境
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1)念无与乐者。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解题思路如下:答案:(1)(我)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2)只是缺少像我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8此文是轼在遭遇文字狱被贬到,近于流放的境况下所写。请你认真品读,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要联系当时的背景、作者的处境作答。应抓住题目提示和文章中的“何夜无
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来谈。
答案:透露出作者在贬谪中感慨颇深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延伸提能力】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______(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______(3)明年春,水落______________(4)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______________答案:(1)一同,共同(2)只(3)第二年(4)早晨10.翻译下列句子。(1)水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