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019最新人教版信息技术四下第11课《制作动态图像说课稿》教案
一、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在认知发展及社会性发展上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作为四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占相对优势,属于经验型逻辑思维;已逐步从形象记忆向抽象逻辑记忆发展;同时,他们观察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系统性有所增强。而且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学生对电脑已经有所了解。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十一课内容,主要介绍了进一步的制作动态图像,帧的添加,动态图像里面怎么添加文字,怎么添加过滤效果。这节课的内容是基于学生对制作动态图像软件gifa
imator基本操作有所了解基础上开展的。重在培养学生使用这个软件和制作自己想象的动态图像。三、教学目标确定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习者的兴趣与能力,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帧的概念、添加,删除;2)掌握添加文字的知识。2、过程与方法1)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并使用添加过滤效果;2)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创建自己空白图像文件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形成对过滤效果的使用和创建的兴趣及学习欲望;2)培养自主探究学习及创新意识。四、教学重难点安排1、教学重点:利用导入图片制作逐帧动画的方法。2、教学难点:添加文字和设置过滤效果。五、教学方法选择1、教师教法:1)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上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主张通过让学生完成有意义的学习任务,从而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它体现了“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互相协作的学习过程中找出完成任务的方法,进而培养他们实践和创新能力。任务驱动在本节课中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2)讲授法3)演示法2、学生学法:1)自主探究学习法2)观察法3)练习法3、教学环境:计算机标准机房,每台机子都安装Gifa
imator软件,教师拥有电脑多媒体广播
12
f系统。六、教学过程设计1、课堂导入,呈现作品,激发学习兴趣(2分钟)先让学生们看很多漂亮的动态图片,让学生思考如何制作这样有文字,有过滤效果的动态图像。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自主探究,引出主题(33分钟)让学生自己探究制作有文字的动态图像,如果他们制作不了,我让他们自己动手做从而发现问题,然后引出主题“如何添加文字”,使学生对添加文字的使用产生浓厚的兴趣与学习欲望。在这个时候呈现添加文字的概念、类型、作用等,不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