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浅谈中国文化产业的现状与发展
文化是属于精神、观念范畴。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消费品不仅仅再局限于物质层面,而开始追求更高层面的,让人在精神、观念上感到满足的文化产品。由于生活逐渐富足,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文化产业应运而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的定义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早在20世纪,当现代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文化产业也随之成熟。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其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相当庞大。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在中国社会逐渐成熟,中国的文化产业正势不可挡地发展起来。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较晚,但发展迅速,为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越来越大,而在发展过程中,往往还存在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在新世纪第二个十年,我们该如何审时度势,紧抓历史机遇,做强文化产业,使文化成为引领我国新一轮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已是我国当前的紧迫任务和重要课题。
发展规模根据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的数据,2011年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达13479亿元,GDP比重达285;占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04年的194增至2011年的285,年平均增长2335;新闻出版业实现营业收入已经达到14569亿元,增加值达4022亿元,图书出版品种和日报总发行量已居世界第一位,电子出版物总量居世界第二位;2012年1月至10月底,国产故事片已经生产了638部,电影的票房收入达到了13272亿元,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票房收入。票房收入与去年相比增长了40。数据上,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如此客观的,这得益于政府的政策支持。但跟发达国家中文化产业占GDP比重10以上仍相差很大。而且,庞大的数据并不能表明产品质量的好坏。2012年的电影市场中,国产片所占市场份额只有41,并且有逐渐缩小的趋势,这表明国产片始终不能和进口片争占市场,如果加上其他文化产品,我国文化产品的质量更是相形见绌。
问题所在文化市场中政府的行政干预较多。当前,我国政府是社会文化管理者,又是国有文化资产所有者,作为社会文化的管理者,政府有责任去调控文化产业市场,作为文化资产所有者,
f政府又应该去保护国有文化资产,保证文化资产增值、保值,这种双重身份使政府既做“参赛者”,又做“裁判员”,政府更容易利用这些特权去为自己谋利益,多个部门勾结压榨其他民营文化企业,形成文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