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院进行临床见习,将所学护理学理论基础知识与临床护理基本技术操作学技能应用于临床,见习结束后进行见习总结。2、社会实践:第二学年暑假安排3周,学生可自己选择医院进行实践,使理论联系实践,要求结束后每位学生交一篇社会实践报告。3、强化实习:第三学年结束后安排两周时间,进行实习前集中强化实习,熟悉医院环境、工作制度及基本护理技术操作,为毕业实习的顺
f利进行奠定基础。4、毕业实习:毕业临床实习48周共计48
学分,集中安排在第七、第八学期。通过护理实践,进一步巩固、提高基础理论和基本护理知识,培养和提高对病情及各种诊疗护理效果的观察与判断能力,学习临床思维方法与步骤,逐步提高临床分析、综合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其中实习前强化训练2周,内科16周(含急救4、心电图2、供应室2),外科12周(含手术室4周、监护室4周),妇科2周,产科2周,儿科4周,护理管理2周,社区4周,医疗实习4周。
5、护理科研训练:学习统计学和护理研究后,安排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撰写综述或论文,进行论文报告会。其次,在毕业实习期间,学生在内、外、妇、儿科及护理其它领域中任选一科,在教师指导下确定课题,由学生做出课题设计,查阅文献,并收集资料,实习结束返校后,撰写毕业论文并进行论文答辩。
九、文化素质拓展培养通过公共基础课及社会人文课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帮助学生具备理解服务对象所需要的知识、形成尊重服务对象所应有的态度、具备为了更好地帮助服务对象满足健康需求而勤奋努力的内在动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人交往和合作的能力、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健全的人格、不断进取和持续发展的精神追求,同时使学生具备较高层次的学习和工作的技能,具备了解不同语言文化的基本能力和良好的体魄。
十、创新能力培养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贯穿于专业教育始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密切结合,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开展“读书报告会”和“大学生科研训练”活动,倡导学生参与科研工作,培养
f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学生的创造、发明、发表的科研论文在经过系、院认定后,可记入学分。
十一、毕业条件学生在校修完必修课程,达到毕业规定的200学分,毕业论文成绩合格,CCT通过省级一级考试,体育达到国家规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方可毕业。
护理学专业四年制教学计划
2011年7月一、前言
本专业培养适应(一)培养目标: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卫生工作方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