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肠道病毒与急性胃肠炎病毒
肠道病毒与急性胃肠炎病毒种类繁多,可经粪口途径传播,包括人肠道病毒、轮状病毒、杯状病毒、肠道腺病毒和星状病毒等。
第一节肠道病毒
肠道病毒(e
terovirus)属于小RNA病毒科(Picor
aviridae)肠道病毒属(E
terovirus)。能引起人类致病的肠道病毒有多种,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和人肠道病毒A、B、C、D。根据交叉中和试验,至少有71个血清型。与其同科并引起人类致病的病毒还有鼻病毒及甲型肝炎病毒。人类肠道病毒主要包括:1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有1、2、3三型;2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分A、B两组,A组包括122,24型;B组包括16型;3人肠道致细胞病变孤儿病毒(简称埃可病毒)(e
tericcytopathoge
ichuma
orpha
virusECHO)包括19,1127,2934型。4新肠道病毒,为1969年后陆续分离到的,包括6871型。一、生物学性状(一)形态与结构球形,直径2830
m,核衣壳呈二十面体立体对称,无包膜图261。病毒衣壳由60个相同的壳粒组成,排列为12个五聚体,每个壳粒由VP1、VP2、VP3和VP4四种蛋白组成。(二)基因组特征基因组为单正链RNA,长约7284kb,两端为保守的非编码区,在肠道病毒中同源性非常显著,中间为连续开放读码框架。此外,5’端共价结合一小分子蛋白质Vpg(约7kDa),与病毒RNA合成和基因组装配有关;3’端带有polyA尾(约50核苷酸),加强了病毒的感染性。病毒RNA编码病毒结构蛋白VP1VP4和功能蛋白。VP1、VP2和VP3均暴露在病毒衣壳的表面,带有中和抗原位点,VP1还与病毒吸附有关;VP4位于衣壳内部,一旦病毒VP1与受体结合后,VP4即被释出,衣壳松动,病毒基因组脱壳穿入。功能蛋白至少包括依赖RNA的RNA聚合酶和两种蛋白酶。
f脊髓灰质炎病毒Rya
etal2004
I型脊髓灰质炎病毒结构示意图Muckelbaueretal1995
柯萨奇B3病毒和靶细胞受体CAR的作用Heetal2001图261肠道病毒电镜形态、结构示意图和靶细胞受体的作用
(三)病毒的复制病毒与宿主细胞受体的特异性相互作用决定了感染的组织趋向性。病毒表面的VP1蛋白上形成的峡谷(ca
yo
)样结构是与细胞受体结合的位点。病毒感染时,首先与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完成吸附过程,然后导致病毒空间构型改变,丢失VP4,最终脱去衣壳,基因组RNA进入胞浆。病毒RNA为感染性核酸,进入细胞后,可直接起mRNA作用,转译出一个约2200个氨基酸的大分子多聚蛋白polyprotei
,经酶切后形成病毒结构蛋白VP1VP4和功能蛋白如依赖RNA的RNA聚合酶。病毒基因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