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的离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作者:暂无来源:《中国储运》2011年第6期
文/王中林
摘要: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为培养高素质的物流应用型人才,应构建基于校企合作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使这一体系成为培养和提高物流专业学生技能的切实保障。
关键词:校企合作;物流管理:实践教学体系
在大市场、大流通、大贸易的市场经济格局下,先进的物流管理作为“第三利润源泉”越来越受到政府和企业的重视,掌握一定物流经营管理方法和物流技能的人才受到企业的青睐。高职院校应加强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构建基于校企合作的科学合理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切实提高人才培养工作质量。
一、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思路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应以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对物流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为基础,以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为契机,确立“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的,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依托”的办学理念,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实现专业与行业对接、课程与岗位对接,创新教学手段,以培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为宗旨,构建基于校企合作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这一体系由目标体系、内容体系、课程体系、保障体系和考评体系等部分有机构成,贯穿于物流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它既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物流管理理论知识和技能,提高分析解决实际工作中各种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也是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全面综合考核的重要方式。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水平提高的有力保证。
二、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围绕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以知识、能力和素质这三个要素为基础的教学目标体系。知识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或内在联系在人们头脑中的主观反映,是形成人的素质和能力的阶梯或载体。没有知识,人的素质和能力就没有形成的基础。学生通过学习应获得物流管理一般性专业知识和物流岗位操作要求的专门知识。能力是指完成定活动的本领,包括认识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主要表现在岗位操作能力、岗位管理能力和岗位沟通能力三个方面。素质是指构成人的基本素质的内在规定性,一般把人所具有的素质分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五个方面。能力与素质相比,素质是根本,素质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素质的表现,一个人能力的大小是由人的素质的高低决定的。基于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核心目标是通过系统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