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早期在中国的传播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一)马克思主义早期是怎样在中国传播的:1马克思主义早期在中国传播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大成者,他的早期文化观对中西文化采取辩证综合的思想方法非常突出,这对其日后提出并初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等2马克思主义早期如何传播: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让一些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看到了曙光: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他在这些文章中大力宣传俄国十月革命,歌颂社会主义革命,号召人民向俄国学习,关注劳工的命运,成为在中华大地上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人。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使他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自身不可克服的种种矛盾,认识到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是侵略战争和工人阶级及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劳苦大众受剥削受压迫的根源,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新曙光,社会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的社会发展规律,从而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原理和唯物史观,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经过不断地求索、鉴别、扬弃和实践,他逐渐摆脱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思潮的影响,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者。从而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同时中国共产党人也认识到找到了马列主义这个崭新的思想武器并不意味着就能够自然而然的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还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②五四运动促使马克思主义传播:(通过实践来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在1919年5月,就是五四运动爆发的那个月,《新青年》杂志第六卷第五号还专门开辟了一个“马克思主义专号”,正面宣传马克思主义。以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为首,顾孟余的《马克思学说》,黄凌霜的《马克思学说批评》,还有《马克思唯物史观》《马克思奋斗史》和《马克思传略》等几篇文章组成了这一期“马克思主义专号”。在五四运动的当月刊发出来,非常恰当地配合了五四运动高潮当中对于民主和科学的呼唤,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积极推进作用。在五四运动时期,“救亡图存”的责任、中国的历史命运摆在一代中国人的面前。当时,民主的激进主义者、自由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都一起参与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大潮,但是到了后期,一批冷静的、先进的、眼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