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指导与训练(一)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某些特殊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
判断句一、判断句的定义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二、判断句的常见句式1……者,……也典型例句:(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4)廉颇者,赵之良将也。2.……,……也典型例句:(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2)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4)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3……者,……典型例句(1)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2)粟者,民之所种。4……者也典型例句(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2)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3)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5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即“……为……”式。典型例句:(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6用“是”表示判断,文言文中也有,但出现较晚并且少见。典型例句:(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7无标志判断句典型例句(1)刘备天下枭雄。(2)秦,虎狼之国。(3)臣窃以为其人勇士。(4)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5)此亡秦之续耳。
f(6)六国破灭,非兵不利。8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典型例句(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2)我乃楚狂人,风歌笑孔丘。(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注意: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三、课堂练习
1、选出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A.客有吹洞箫者
B.此帝王之资也
C.我,子瑜友也
D.此乃天也
2、“乃”表示判断的一项是()
A乃令张良留谢
B嬴乃夷门抱关者
C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D乃不知有汉
3、“是”表判断的一项是
A是寡人之过也
B是日也,天朗气清
C觉今是而昨非
D不知木兰是女郎
4、“则”表示判断的一项是
A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B故木受绳则直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位卑则足羞
5、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
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