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一节初步认识化学元素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的信息。2.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对比的方法获取信息。2学习运用寻找规律性和特殊性的方法处理信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对化学的浓厚兴趣。2不向困难低头,相信随着知识的积累,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3逐步积累化学用语,真正进入一个化学世界。教学重点1.元素的概念。2.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教学难点1.元素概念的形成。2.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3.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和相关信息。教学方法复习提问→引入新课→介绍讲解→学生活动→问题讨论→补充总结→练习提高。教具准备1.教师用具:投影仪,有关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的资料和挂图。2.学生用具: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的资料及挂图,自制的硬纸片一些食品和药品的说明书。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元素的概念和元素符号的简介。第二课时:元素符号的书写、意义和元素周期表的简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提问前面我们学过电解水的实验,水在通电的情况下生成什么物质呢?回答水在通电的情况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追问这个实验结论说明了什么?回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追问你还知道哪些物质含有氧元素,并把它们表示出来。可让学生上讲台板演
学生板演二氧化硫SO五氧化二磷PO氧化铝AlO二氧化碳CO
2
25
25
2
小结引入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很多,可见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那么什么叫元素呢?本课题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元素的知识。
第1页
f设问学习了原子的结构后,我们该如何给元素下一个定义才比较确切呢?讲解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例如:氧气分子和水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这些氧原子的核电荷数都是8,即核内都含有8个质子,所以就把它们统称为氧元素。同样,把核电荷数为1的所有的氢原子统称为氢元素,把核电荷数为6的所有的碳原子统称为碳元素,等等。板书一、元素、元素的存在和转化1.定义: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提问元素指的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前面我们有等量关系: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