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的策略
作者:胡晓红来源:《天津教育下》2018年第08期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要求也随之提出,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指明新的方向。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应该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观察、实践、操作、探究能力,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这也同时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应该只重视让学生学习知识,而要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科合理的学习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具体应该怎样做,才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呢?
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性,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主动意识,逐渐让学生养成不爱动脑、依赖教师的坏习惯。在课堂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也不会主动地去解决,问题积累多了,就感觉数学难学,慢慢地对数学产生抵触心理。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要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感受到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之情。
如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超市购物标价牌上的价格引入小数,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新的知识。教师用课件播放一个小学生去文具店买文具,可是看不懂文具店里的标价牌的视频,然后让学生帮忙看看这些文具都需要多少钱。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有买东西的经历,他们对于标价所表示的几元几角几分都比较了解,教师抓住这个时机,指导学生研究这些数字的特点和组成部分。然后出示带有商品标价的课件,请同学仔细观察,问学生:“能不能把这些文具中的数分成两类?应该怎么分?”让学生仔细研究这些数的特点,然后让学生自己动笔写出来。教师引出什么叫小数?告诉学生小数的特点。然后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小数,加深记忆。为了引起学生对小数点的关注,教师要举例说明小数点的重要性。
通过让学生自主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极大提高了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而且也调动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