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为什么艺术家要受到艺术批评喧嚣的困扰?”6这些观点的实质是认为艺术批评不具有独立存在的价
值,因为它依附于艺术创作,所以它低于艺术创作。批评家要想获得批评的资格,首先必须成为一个艺术家。阿诺德就曾说过“批评的目的就是看到客观事物的真相”,并要求批评家对艺术作品必须怀有“淡漠的好奇”。艾尔曼在评论他的这一观点时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漫不经心的效果,就是要批评家跪在他讨论的作品前。”7
认为艺术批评无用的部分原因是艺术创造的出现早于正规意义上的艺术批评。厄纳斯特所谓的“在艺术黄金时代没有艺术批评家”、“希腊人是没有艺术批评家的”8正是这一观点的体现。对于上述观点,王尔德通过艺术批评提出新的定义来辩驳:
“希腊人是一个艺术批评家的民族,他们发明了艺术批评,正如他们发明其他任何事物的批评一样。……我们要对希腊人最感恩戴德的是什么?是批判精神。他们将这种精神应用于宗教和科学、伦理学和玄学、政治和教育等问题,也应用于艺术问题,应用于两种至高无上的艺术问题,从而留给我们一套最完美无瑕的世间从未见过的批评体系。”9
这里,王尔德把有形的“艺术批评家”巧妙地转到无形的“批判精神”,一下子便化解了“艺术创造早于艺术批评”这道紧箍咒。通过将希腊人称为“一个艺术批评家的民族”,
f大大地拓宽了艺术批评和批评家的范畴。王尔德通过改变艺术创造与艺术批评的概念消弭了两者之间的时间差。而这样一来,也就为他后来提高艺术批评与艺术批评家的地位做好了准备。
在接下来的对话中,厄纳斯特放弃了“希腊人没有艺术批评家”的观点,但旋即又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即“创造才能高于批评才能”,“两种才能实在不可相提并论”。10对此,王尔德由于有了先前精心的铺垫,辩驳起来已经十分得心应手了。他说:
“将它们(创造才能与批评才能)对立起来完全是主观臆断。如果没有批评才能,根本就没有名副其实的艺术创造才能。……艺术家(具有)反映生活并给予艺术瞬间,那种完美而又崇高的选择精神和细腻的取舍本能。那种选择精神,那种绝妙的取舍技巧实际上是批评才能最具有特色的表现之一,如不具备这种批评才能,不可能创造任何艺术。”11
由于先前王尔德已经将有形的、具有很大局限性的“批评技巧”泛化成抽象的“批评精神”,所以艺术家与批评家之间的鸿沟变得模糊了。但这样说绝不是在取消批评的独立性,恰恰相反,通过追溯批评的根源,还批评以其本来面目和应有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