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心血管中心心内科
心衰病人健康教育
慢性心衰是一种以呼吸困难、无力和液体潴留为主要表现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它是由于各种原因致使心肌损伤,引起心肌结构和功能改变,最后导致心室泵血和或充盈功能低下的一种疾病。正确掌握心衰的保健知识对减少住院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诱发因素】在基础性心脏病的基础上,
一些因素可诱发心力衰竭的发生。常见的心力衰竭诱因如下:
(1)感染如呼吸道感染,风湿活动等。
(2)严重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阵发性心动过速等。
(3)心脏负荷加大如妊娠、分娩、过多过快的输液、
过
多摄入钠盐等。
(4)药物作用如洋地黄中毒或不恰当的停用洋地黄。
(5)不当活动及情绪过度的体力活动和情绪激动。
(6)其他疾病如肺栓塞、贫血、乳头肌功能不全等
【临床表现】
(1)左心衰的症状和体征:
大多数左心衰患者是由于运动耐力下降出现呼吸困难或乏力而就医,这些症状可在休息或运动时出现。呼吸困难是左心衰最主要的症状,可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等多种形式。运动耐力下降、乏力为骨骼肌血供不足的表现。(2)右心衰的症状和体征:
主要表现为慢性持续性淤血引起的各脏器功能改变,患者出现腹部或腿部水肿,并以此为首要或惟一症状而就医,运动耐量损害是逐渐发生的,可能未引起患者注意。
1
f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心血管中心心内科
【休息(十分重要)】休息是减轻心脏负荷的重要方法,包括体力的休息、精神的放松和充足的睡眠,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安眠药。心功能改善后,尽早下地活动,可以防止静脉血栓的形成。休息方式和时间根据病人的心功能情况而定:
心功能Ⅰ级应避免重体力劳动。心功能Ⅱ级应休息充分,可增加午睡时间和夜眠时间,
有利于下肢水肿的消退。
心功能Ⅲ级应以卧床休息为主,并抬高床头,允许病人缓慢下床进行排尿,排便等活动。心功能Ⅳ级应绝对卧床休息,自理活动由他人协助。对长期卧床休息病人,应鼓励其经常变换体位,在床上常做呼吸运动和下肢被动和主动性活动,以避免褥疮、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病情缓解后应循序渐进的增加活动量,以不引起呼吸困难和疲乏感为度。
【适当活动】患有慢性心衰的病人,往往过分依赖药物治疗,而忽略运动保健,这是不对的。我们知道,慢性心衰最基本、最重要的病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