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山林环抱,山水相依。3、
前宫后苑,前朝后寝。4、湖光山影,风光无限。5、北部平原,草原风光6、西北山岳,林木高峻。江南私家园林:休园、影园、寄畅园(北京清漪园万寿山东北麓仿建“惠山园”,即今颐和园中的“谐趣园”。)寄畅园特点:1、小中见大,借景锡山。2、顺应地形,造山凿池。3、山水自然,主景开阔。4、山中涧泉,水景多采。造园理论著作:《园冶》《一家言》《长物志》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小结:
元明清初是中国古典园林成熟期的第二段,大体上是前一阶段的延伸,但也有所发
展和变异。
f1、士流园林的全面“文人化”,文人园林涵盖了民间的造园活动,导致了私家园林达到了艺术成就的高峰。
2、明末清初,在经济文化发达、民间造园活动频繁的江南地区,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造园家。
3、元明文人画盛极一时,影响及于园林,而相应地巩固了写意创作的主导地位。同时精湛的叠山技艺也为写意山水园创造有利的技术条件。
4、皇家园林的规模趋于宏大,皇家气派又见浓郁。5、在某些发达地区,城市、农村聚落的公共园林已经较普遍。思考题:1、三山五园分别是?2、元明清初的大内御苑有哪些?3、避暑山庄的分区及特点。4、颐和园(清漪园)中的什么园是仿照无锡寄畅园所建?寄畅园的特点。5、列举中国古典园林成熟期的文人造园家及其造园理论著作。6、中国古典园林成熟期的第二阶段的特点。
第七章园林的成熟后期清中叶、清末(公元17361911年)
皇家园林总说:“乾隆盛世”,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极盛时期。在乾隆当政期间,他不仅先后改建和扩建了康熙、雍正年间耗费巨大财力于北京西
北郊的畅春园、圆明园、静明园、静宜园和承德避暑山庄的外八庙,而且就在他表示绝不“重费民力以创建苑圃”之后不久,又决定在北京西北郊四座皇家园林中心位置瓮山(今万寿山)一带,营造世界园林史上最大的工程之一清漪园。“三山五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这些园林建筑,集中了我国古典园林的优秀传统,凝结了全国能工巧匠的才华,体现了我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独特风格。在“三山五园”中,圆明园是首屈一指的。但是,清漪园的自然景色,却在诸园之上。大内御苑:西苑,慈宁宫花园、建福宫花园、宁寿宫花园、御花园。它们都是平地起造的人工山水园。行宫御苑: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离宫御苑:圆明园、避暑山庄、清漪园(颐和园)圆明园是我r